防风白粉病 / 防风
病原
独活白粉菌 Erysiphe heraclei
科属分类
真菌界 Fungi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锤舌菌纲 Leotiomycetes
柔膜菌目 Helotiales
白粉菌科 Erysiphaceae
直针壳属 Erysiphe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锤舌菌纲 Leotiomycetes
柔膜菌目 Helotiales
白粉菌科 Erysiphaceae
直针壳属 Erysiphe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形态描述
菌丝体生于叶的两面,消失至存留。
分生孢子近柱形,少数桶形至柱形,大小20.3~40.6μm×12.7~17.8μm。
附属丝7~38根,典型地分枝1(~5)次,近双叉状或不规则地分枝,少数不分枝,弯曲至近直,长度为子囊果直径的0.5~1.5倍,长30~165μm,上下近等粗或在上部精细,宽2.8~8.9μm,壁薄,平滑,有时微粗糙,有0~3个隔膜,淡黄色至近无色,少数在下半部浅褐色;
闭囊壳散生至近聚生,暗褐色,扁球形,直径75~120μm。附属丝丝状、近二叉状或不规则分枝,大小30~125μm×3.8~8.9μm,表面平滑至微粗糙,0~3个隔膜。
子囊2~7个,近卵形、广卵形、近球形或不规则卵形,有短柄,少数无柄,大小45.7~83.8μm×30.5~49.5μm。
子囊孢子3~5个,椭圆形,少数卵形,带黄色,大小19.1~25.4μm×12.7~15.2μm。
有性阶段产生子囊果。
子囊果一般在茎叶表面散生至近聚生,暗褐色,扁球形,直径80~112μm;
壁细胞不规则多角形,直径5.1~18.8μm,附属丝7~38根,有不规则的分枝或双又分枝,少数不分枝,长度为子囊果直径的0.5~1.5倍,有0~3个隔膜,近无色,基部多呈淡褐色。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为害特点
白粉病是防风的一种常见病害,对产量有一定影响。病菌主要为害防风叶片,受害叶两面形成无定形白粉斑,后期在粉斑上产生小黑点。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春温湿度条件适宜时释放出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侵染。发病植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频繁的重复侵染。温湿条件与病害发生有密切关系,一般气温度在20℃~24℃、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时,最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栽培管理上如浇水过多,施用氮肥过量,植株徒长,环境荫蔽,田间通风不良时发病也较重。
防治方法
(1)清理病残体 冬前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以减少田间侵染源。带有病残体的沤肥,需充分腐熟后方可施用。(2)农业防治 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搞好田间的通风透光,适当增施磷肥、钾肥,避免低洼地种植。(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15%粉锈宁8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或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等。以后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被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