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白粉病 / 黄连

病原
毛茛耧斗菜白粉菌 Erysiphe aquilegiae var. ranunculi
科属分类
真菌界 Fungi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锤舌菌纲 Leotiomycetes
柔膜菌目 Helotiales
白粉菌科 Erysiphaceae
直针壳属 Erysiphe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形态描述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为害特点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叶柄和茎。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出现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病斑。叶表面病斑褐色,长出白粉,并由老叶向新叶蔓延。白粉逐渐布满全株叶片,使叶片慢慢枯死,严重者全株死亡。发病后期,霉层中形成黑色小点,此为病菌闭囊壳。
发生高峰期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发生规律
气传病害。5月下旬发病,7~8月为害严重,9月以后减轻。不同栽培年限的黄连都可被害,但以三年生以上的黄连受害较重,常造成叶片干枯,以致地上部枯死。在温度较高、通风不良和荫蔽度大时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调节荫蔽度,适当增加光照并注意排水。(2)发病初期用庆丰霉素80单位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每隔7~10天喷雾1次,连喷2~3次。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
被害照片
查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