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茎线虫病 / 当归

病原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 Ditylenchus destructor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线虫动物门 Nematoda
色矛纲 Chromadorea
垫刃目 Rhabditida
粒科 Anguinidae
茎线虫属 Ditylenchus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形态描述
该虫的雌雄成虫呈长圆筒状蠕虫形,体长996.67~1650μm。雌虫一般大于雄虫,虫体前端稍钝,唇区平滑,尾部呈长圆椎形,末端钝尖,虫体表面角质层有细环纹,侧线6条,吻针长12~14μm,食道垫刃型。中食道球呈卵圆形,食道腺叶状,末端覆盖肠前端腹面。阴门横裂,阴唇稍突起,后阴子宫囊一般达阴门2/3处。雌虫一次产卵7~21粒,卵长圆形,直径60.33μm×26.39μm。雄虫交合刺长22.37μm,后部宽大,前部逐渐变尖,中央有2个指状突起。交合伞包至尾部2/3~3/4处。病原线虫在欧洲主要为害马铃薯的匍匐茎和块茎,在中国主要为害甘薯。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为害特点
当归茎线虫病也称当归麻口病,线虫主要为害当归根部。初侵染病斑多见于土表以下的叶柄基部,产生红褐色斑痕或条斑状,与健康组织分界明显,严重时导致叶柄断裂,叶片由下而上逐渐黄化、枯死、脱落,但不造成死苗。根部感病,初期外皮无明显症状,纵切根部,局部可以见褐色糠腐状,随着归根的增粗和病情的发展,根表皮呈现褐色纵裂纹,裂纹深1~2mm,根毛增多和畸化。严重发病时,归头部整个皮层组织呈褐色糠腐干烂,其腐烂深度一般不超过形成层;个别病株从茎基处变褐,糠腐达维管束内。轻病株地上部无明显症状,重病株则表现矮化,叶细小而皱缩。往往与根腐病混合发生。
发生高峰期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发生规律
病原线虫以成虫及高龄幼虫在土壤、自生归及病残组织中越冬,是翌年的主要侵染源。在当归返青期到收获的整个生育期(4~9月),线虫均可侵入幼嫩肉质根内繁殖为害,以5~7月侵入的数量最多,也是田间发病盛期。当年育苗期一般不发病。病区的土壤、流水、农具等可粘带线虫传播。地下害虫为害重,病害严重。
防治方法
茎线虫病的发生与土壤内病原线虫的数量、温度和当归生育期有关。病区在0~10cm土层内线虫的数量最多。当归根对线虫有诱集作用,以归头部受害重。线虫活动温度范围为2℃~35℃,最活跃的适温为26℃,温度过高或过低,线虫活动性降低。在甘肃岷县,病原线虫1年可发生6~7代,每代需21~45天,地温高完成一代所需的时间短。(1)与麦类、豆类、油菜等作物实行轮作;使用腐熟的有机肥。(2)栽植前用40%多菌灵各250g,加水10kg,配制成溶液浸苗10分钟,晾干后栽植。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
被害照片
查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