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灰霉病 / 芍药

病原
牡丹葡萄孢 Botrytis paeoniae
科属分类
真菌界 Fungi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锤舌菌纲 Leotiomycetes
柔膜菌目 Helotiales
核盘菌科 Sclerotiniaceae
葡萄孢属 Botrytis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形态描述
分生孢子梗直立,长0.25~1mm,宽14~16μm,淡褐色,具隔膜,顶部往往螺旋状分枝。分生孢子疏松地聚集成头状,卵圆形,或近圆形,无色至淡褐色,单胞,大小9~16μm×6~9μm。菌核小,黑色,直径1~1.5mm。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为害特点
叶、幼茎、花等部位均能受害。叶片上常于叶尖、叶缘处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大斑,病斑具不规则轮纹,褐色、紫褐色至灰色,天气潮湿时常在叶背长出灰色霉层。叶柄、茎上病斑长条形,水渍状,暗绿色,后变为褐色,凹陷软腐,植株折倒。早春花芽、幼茎受害表现为萎蔫和倒伏,危害性大。病菌侵染通常发生在花期,受害花瓣变褐腐烂,上面覆盖灰色霉层,病部向下延伸到花梗,严重时根冠也可发生腐烂。后期在茎基组织内部产生黑色小菌核。
发生高峰期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菌核和分生孢子在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翌年菌核直接产生分生孢子,靠气流、风雨传播为害。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引起多次再侵染,扩大为害。病菌可通过伤口侵入或在衰老的组织上生长,侵染花器造成花瓣变褐腐烂。病花瓣接触花梗、叶片或叶缘有外伤时,病菌能在上面迅速生长,引起植株顶枝枯萎和叶枯。低温潮湿、连阴雨天气有利于发病,开花后植株间长期潮湿则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灰霉病菌为弱寄生病原菌,当寄主植物生长健壮时,植株抗病性较强,不易被侵染,寄主处于生长衰弱的状况下,抗病性较弱,最易感病。低温潮湿、阴雨连绵天气,最有利于灰霉病的发生。连作亦有利于病害发生。除芍药外,病菌还为害牡丹、黄精、玉簪等多种药用植物。灰霉病的防治除要注意田园清洁外、重点是要通过加强栽培管理控制田间温湿度,培育壮苗,提高寄主抗病能力。并适时喷药保护,防止病害蔓延。

(1)清洁田园 秋季彻底清除落叶,剪除芍药地面残茎,以不损伤幼芽的前提下愈深愈好,残茎败叶应集中烧毁。春季一旦发现病叶、枯芽,立即摘除。

(2)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早春应及时去除防寒覆盖物,栽植密度不宜过大。灌水不超过植株基部,培土不宜堆积于叶基,施有机肥也不宜接触新生的枝和叶。重病地要实行轮作,连作地土壤要充分翻晒处理或土壤消毒后再种植。

(3)药剂防治 芍药嫩芽破土而出时,可喷洒1:1:150波尔多液保护、以后可选50%速克灵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1000倍液、50%万霉灵800倍液等喷雾,连喷2~3次,间隔期为7~10天。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
被害照片
  • 芍药 芍药灰霉病[19561]©丁万隆 2024-07-07
  • 查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