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根结线虫病 / 薯蓣

病原
爪哇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javanica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线虫动物门 Nematoda
色矛纲 Chromadorea
垫刃目 Rhabditida
异皮科 Meloidogynidae
根结线虫属 Meloidogyne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形态描述
根结线虫雌雄异形,其整个发育阶段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卵,肾形,乳白色;二龄幼虫线形,无色透明,头钝,尾稍尖,三龄以后的幼虫呈豆荚形,随龄期增长而渐膨大;雌成虫一般为鸭梨形,葫芦形,柠檬形等,乳白色,口针基部球向后略斜,会阴花纹圆或卵圆形,近尾尖处无刻点,近侧线处有不规则横纹,有些横纹伸至阴门角,通常头区有一个完整的环纹;雄成虫细长,灰白色,头略尖,尾钝圆,导刺带新月形。除山药外,还能为害花生、大豆、菜豆、马铃薯、番茄、芋、南瓜、棉花等多种作物。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为害特点
病菌主要为害根系和块茎。受害植株地上部叶片变小,藤蔓生长衰弱,叶色淡,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块茎受害后,山药表面暗褐色,无光泽,多数畸形,在线虫侵入点周围肿胀突起,形成直径2~7mm的虫瘿,严重时多个虫瘿愈合在一起,病块茎上生出许多须根,在须根上产生有米粒大小的根结。剖视病块茎,可见自线虫侵入点向内组织变褐色;后期表皮组织腐烂,内部组织变深褐色,由于其他微生物的侵染而导致块茎腐烂,完全失去山药的商品价值,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发生高峰期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发生规律
病原线虫主要通过病土、病薯、田间灌水、雨水和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远距离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带病的种薯。病原线虫主要以卵和二龄幼虫在山药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二龄幼虫为侵染幼虫。越冬卵第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开始孵化变成一龄幼虫,蜕皮后为二龄幼虫,以穿刺的方式侵入山药幼嫩的块茎和根尖,进行繁育,引起发病。侵染块茎的线虫在病部组织内取食发育,再经二次蜕皮后发育为成虫,雌雄成虫交尾,交尾后不久雄虫死去,雌虫产卵于胶质卵囊内。卵在土壤中分期分批孵化进行再侵染。1年可发生3~5代,世代重叠。根结线虫在土壤中的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20~40cm的土层内。土壤15℃~20℃,田间最高持水量70%左右最有利于线虫侵入。一般砂性土壤发病重,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卵囊中的卵可以继续孵化再侵染。种植年限越长,发病越重。
防治方法
(1)植物检疫 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土以各种方式传播。建立无病种薯繁殖基地,做到统一繁殖、统一贮藏、统一供种。(2)合理轮作 忌连作,宜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效果较好,与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防病效果较佳。(3)清洁田园 将病残体植株带出田外,集中晒干、烧毁或深埋,并铲除田中的杂草如苋菜等,以减少下茬线虫数量。以底肥为主,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合理灌水,保证山药生长过程中良好的水肥供应,使其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定植前淡紫拟青霉做土壤处理。(4)精选种薯 种薯要经常更新,当年播种的种薯最好采用上一年新沟栽培收获的山药芦头,经冬季贮存后选用皮色好、质地硬、无病虫侵染的嘴子作种薯。播种前将种薯铺在草苫上晾晒,每天翻动2~3次,以促进伤口愈合,形成愈伤组织,增强种子的抗病性和发芽势。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
被害照片
查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