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软腐病 / 天麻
病原
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黑胫亚种 Erwinia carotovora ssp. carotovora
科属分类
细菌界 Bacteria
Proteobacteria
Gammaproteobacteria
Enterobacteriales
Enterobacteriaceae
Erwinia
Proteobacteria
Gammaproteobacteria
Enterobacteriales
Enterobacteriaceae
Erwinia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形态描述
菌落在酵母膏蛋白胨培养基上为灰白色,圆形,边缘整齐。
细菌菌体杆状,无荚膜,无芽孢,大小1.2~2.8μm×0.5~1.0μm,周生鞭毛2~8根
革兰氏染色阴性,硝酸还原强阳性。糖发酵不产气,兼性厌气,淀粉水解,对牛奶凝固。此菌分离出现率约80%。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为害特点
病菌主要为害天麻块茎。发病初期,天麻块茎出现黑褐色斑点,随着病情扩展,整个麻体变成黑褐色,有黏液,易黏附土粒。麻体组织变软,用手挤压,有白色菌脓流出。剖开染病天麻块茎观察,内部组织腐解,呈糊状,深褐色,具臭味。麻内组织与表皮剥离,部分内部组织中空呈洞空状。严重发病时整个天麻块茎腐烂溃解,仅留外皮残存。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麻种块茎带菌、土壤带菌及蜜环菌菌棒带菌是天麻软腐病的初侵染源。冬季11月室内人工栽培的天麻,当地温上升至5℃以上时开始发病。春季播种的天麻当月开始染病。栽培天麻加盖的覆盖物带菌及浇水带菌也是天麻染病的途径之一。随着温度、湿度的升高,加重软腐病的发生,6~8月发病率高,速度快。天麻块茎出现伤口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精心挑选麻种及菌棒 所选取的麻种块茎表面光滑,无病斑,块茎的一端如有病斑,可将病斑切掉。天麻收获、种麻的贮藏及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碰撞,减少伤口。蜜环菌菌棒的选择,以木质坚硬、不脱皮、无杂菌污染者为佳。(2)土壤选择 忌连作重茬,选排水良好、无污染的风化土、腐殖土及干净的河沙地栽植,种过天麻的土壤需更换新土。覆盖物及浇水水源干净无污染。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被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