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枯萎病 / 巴戟天

病原
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oxysporum
科属分类
真菌界 Fungi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粪壳菌纲 Sordariomycetes
肉座菌目 Hypocreales
丛赤壳科 Nectriaceae
镰孢属 Fusarium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形态描述
气生菌丝繁茂,绒毛状,具分枝,多隔膜,白色至浅粉色,由于大量孢子生成而呈粉质,气生菌丝发达,不易产孢,培养基表面产生蓝紫色色素。 在麦汁培养基上生长稍慢,菌落呈灰白色,气生菌丝稀疏,易于产孢。从麦汁培养基上挑取少量菌丝,镜检发现大量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产孢细胞短,单瓶梗,大小4.4~15.0μm×2.5~4.4μm。 大分生孢子镰刀形或长椭圆型,1~3个隔膜,多具3个隔膜,大小14.9~36μm×3.3~4.4μm,分生孢子梗长,分生孢子簇生; 小分生孢子数量多,卵形、长椭圆形或短棒状,具一个隔膜或无隔膜,大小4.3~5.6μm×2.3~3.0μm,由侧生分生孢子梗产生; 厚垣孢子近球形,1~2个细胞,顶生或间生;单生或双生,个别串生,直径7~11μm。 足细胞有不明显的足跟,2~5个横隔,以3隔居多,大小25.7~42.1μm×3.4~4.4μm。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为害特点
病菌为害种植二年以上的植株。初期茎基部皮层变褐,进一步扩展引起基腐和根腐,地上茎叶逐渐变黄;病根、茎的维管束变黑,后期茎基部和根的皮层与木质部剥离,地上茎叶枯萎。潮湿条件下病部出现粉白色霉层。
发生高峰期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种苗及土壤内越冬。翌年春季及10月下旬均可发病,直至收获期引起不同程度为害。植株长势衰弱、偏施氮肥、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易诱发此病。地下害虫活动频繁可加重病害。
防治方法
(1)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适期轮作,减少土壤中的病菌数量。(2)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600倍液或10%双效灵200倍液喷洒及灌根,每隔7~10天施药1次,连续3~4次。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
被害照片
查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