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白粉病 / 当归
病原
独活白粉菌 Erysiphe heraclei
科属分类
真菌界 Fungi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锤舌菌纲 Leotiomycetes
柔膜菌目 Helotiales
白粉菌科 Erysiphaceae
直针壳属 Erysiphe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锤舌菌纲 Leotiomycetes
柔膜菌目 Helotiales
白粉菌科 Erysiphaceae
直针壳属 Erysiphe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形态描述
菌丝体生于叶的两面,消失至存留。
分生孢子近柱形,少数桶形至柱形,大小20.3~40.6μm×12.7~17.8μm。
附属丝7~38根,典型地分枝1(~5)次,近双叉状或不规则地分枝,少数不分枝,弯曲至近直,长度为子囊果直径的0.5~1.5倍,长30~165μm,上下近等粗或在上部精细,宽2.8~8.9μm,壁薄,平滑,有时微粗糙,有0~3个隔膜,淡黄色至近无色,少数在下半部浅褐色;
闭囊壳散生至近聚生,暗褐色,扁球形,直径75~120μm。附属丝丝状、近二叉状或不规则分枝,大小30~125μm×3.8~8.9μm,表面平滑至微粗糙,0~3个隔膜。
子囊2~7个,近卵形、广卵形、近球形或不规则卵形,有短柄,少数无柄,大小45.7~83.8μm×30.5~49.5μm。
子囊孢子3~5个,椭圆形,少数卵形,带黄色,大小19.1~25.4μm×12.7~15.2μm。
有性阶段产生子囊果。
子囊果一般在茎叶表面散生至近聚生,暗褐色,扁球形,直径80~112μm;
壁细胞不规则多角形,直径5.1~18.8μm,附属丝7~38根,有不规则的分枝或双又分枝,少数不分枝,长度为子囊果直径的0.5~1.5倍,有0~3个隔膜,近无色,基部多呈淡褐色。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为害特点
叶片、花、茎秆均能受害。发病初期,叶片出现白色霉层,即病原菌的菌丝及分生孢子。后期产生小颗粒,即病原菌有性阶段的闭囊壳。病情发展迅速,全叶布满白粉,引起叶片枯死。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闭囊壳或菌丝体在病残体及种根上越冬。越冬的闭囊壳翌年散发成熟的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越冬的菌丝体第二年直接产生分生孢子传播为害。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不断引起再侵染。当归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适温为18℃~30℃,湿度为75%以上。潜育期为2~5天的生长后期才形成闭囊壳越冬。管理粗放,植株生长衰老,有利发病。
防治方法
(1)耕作栽培措施 清除病株残体,消灭初侵染源;实行轮作,避免连作;及时中耕除草,疏松土壤减少养分消耗,并搞好田间的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增强植株的抗病力。(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锈宁2000倍液。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被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