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藿香青枯病 / 广藿香
病原
茄科雷尔氏菌 Ralstonia solanacearum
科属分类
细菌界 Bacteria
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
β‐变形菌纲 Betaproteobacteria
伯克氏菌目 Burkholderiales
伯克氏菌科 Burkholderiaceae
罗尔斯通菌属 Ralstonia
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
β‐变形菌纲 Betaproteobacteria
伯克氏菌目 Burkholderiales
伯克氏菌科 Burkholderiaceae
罗尔斯通菌属 Ralstonia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形态描述
菌体为短杆状,两端钝圆,大小0.76~1.56μm×0.43~0.67μm。大多为杆状,少数呈球形,菌体并列、堆状或分散排布,偶见短链状排列。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为害特点
发病初期个别枝条的叶片萎垂,随着病害发展,部分枝条以至整株凋萎、死亡。剖开病株根茎,可见病部维管组织变褐。用手挤压切口,可见乳白色菌脓溢出。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青枯菌在不同寄主植物、不同环境条件下所表现的症状和危害程度存在差异,可从移栽造成的根部损伤及风雨后造成的伤口入侵,还可以通过带病种苗、土壤、灌溉水、农具和人、畜活动等途径传播。青枯菌寄主范围广,生理分化明显,潜伏在周围的植物和土壤中,并可以在土壤和病残组织中越冬,连作的土地发病更为严重。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以盛夏的高温多雨季节发病最盛。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破坏输导组织。
防治方法
宜加强栽培管理,如合理轮作、适时移栽、减少苗木损伤、清洁田园、合理施肥等农业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可在发病初期选择可杀得等杀菌剂进行药剂防治。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被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