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锈病 / 甘草

病原
甘草单胞锈菌 Uromyces glycyrrhizae
科属分类
真菌界 Fungi
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
柄锈菌纲 Pucciniomycetes
柄锈菌目 Pucciniales
柄锈菌科 Pucciniaceae
单胞锈菌属 Uromyces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形态描述
夏孢子球形或近球形,色淡,表面有小刺,直径18~28μm。夏孢子发生于甘草叶背面,孢子堆紧密,单胞,圆形,有柄不明显,1~2个芽孔,表面有突瘤,颜色淡褐色。冬孢子发生于甘草叶背面,孢子堆之间疏松,冬孢子单胞,大小18~30μm×4~20μm,圆形近椭圆,有短柄很明显,易脱落。担孢子由担子产生,担子有隔,担子末端侧面产生4个担孢子,担孢子椭圆形。性子器产生于甘草叶背面,圆形,埋于表皮细胞下,受精丝管状,伸出表皮并分泌蜜露,最终黏结成喙状,性子器初为无色后变为棕红色,性孢子椭圆形,无色。锈孢子发生于性子器群中,圆形,成串。
形态照片
  • 甘草 甘草锈病[18932]©陈宏灏 2010-06-19
  • 甘草 甘草锈病[18931]©陈宏灏 2009-08-26
  • 甘草 甘草锈病[7704]©徐常青 2016-06-26
  • 甘草 甘草锈病[7705]©徐常青 2016-06-26
  • 甘草 甘草锈病[7722]©徐常青 2016-06-26
  • 甘草 甘草锈病[8155]©刘赛 2016-06-26


  • 为害部位
    茎,叶
    为害症状
    变色,萎焉
    为害特点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春季幼苗出土后即在叶片背面生圆形、灰白色小疱斑,后表面破裂呈黄褐色粉堆,为病菌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发病后期整株叶片全部被夏孢子堆覆盖,致使植株地上部死亡,茎基部与根或茎连接处韧皮组织增生,潜伏芽萌动,植株表现为丛生、矮化。夏孢子再侵染后,叶片两面散生黑褐色冬孢子堆,并散出黑褐色冬孢子粉末。该病是栽培甘草的主要病害,遍布各甘草主产区,是影响密植的主要因素。
    发生高峰期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发生规律
    病菌为单主寄生锈菌,以菌丝及冬孢子在植株根、根状茎和地上部枯枝上越冬,翌春产生夏孢子。栽培甘草发病率高于野生甘草。如上年秋季多雨,翌年春天气温回升较快则有利其发生。两年生栽培甘草夏孢子病株发生盛期在5月中旬,病株率10%左右;6月下旬为发病株死亡盛期,死亡率达90%以上。冬孢子病株发生盛期为7月中旬。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不同种甘草、不同种源地的同一种甘草混播,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甘草锈病的流行。早春夏孢子堆未破裂前及时拔除病株;8月初刈割甘草地上部分作为饲料,可以有效减少翌年菌源;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

    (2)药剂防治 分别在5月上旬和8月中旬两次病害发生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醚菌酯225g/hm2,苯醚甲环唑180g/hm2,三唑酮60g/hm2连续叶面喷雾处理2次,间隔7天,药液量450L/hm2。喷雾应在天气晴朗、无风的傍晚进行,交替使用药剂。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
    被害照片
  • 甘草 甘草锈病[7700]©徐常青 2016-06-26
  • 甘草 甘草锈病[7702]©徐常青 2016-06-26
  • 甘草 甘草锈病[7714]©徐常青 2016-06-26
  • 甘草 甘草锈病[7715]©徐常青 2016-06-26
  • 甘草 甘草锈病[7718]©徐常青 2016-06-26
  • 甘草 甘草锈病[19523]©丁万隆 2024-07-07
  • 甘草 甘草锈病[19525]©丁万隆 2024-07-07
  • 甘草 甘草锈病[8627]©陈君 2002-05-14
  • 甘草 甘草锈病[8148]©刘赛 2016-06-26
  • 甘草 甘草锈病[8152]©刘赛 2016-06-26
  • 查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