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芙木白绢病 / 萝芙木

病原
白绢薄膜革菌 Sclerotium rolfsii
科属分类
真菌界 Fungi
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
蘑菇纲 Agaricomycetes
无乳头菌目 Atheliales
无乳头菌科 Atheliaceae
小核属 Sclerotium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形态描述
病原菌丝洁白、绢丝状,从中心向四周辐射状扩展。菌丝有横隔,分枝常呈直角,分枝基部略缢缩。 菌核大多圆形,直径为0.9~1.3mm。2~3个或多个菌核能互相联接在一起。菌核表生,球形或椭圆形,平滑而有光泽如油菜籽,由白色变黄褐色。内部白色,构成细胞多角形,表面的细胞色深而小。菌核萌发时其周围长出辐射状白色菌丝体。 病原菌在自然条件下不易产生担子。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为害特点
各种植物上发现的白绢病,其发病部位及所表现的症状大都相似。病菌从接近地面的茎基部侵入寄主。病组织先出现褐色至黑褐色水渍状的病斑,很快出现白色,绢丝状的菌丝覆盖病部。在潮湿条件下,病菌扩展很快,并在菌丝中逐渐形成白色小粒,随后增大而成淡黄色,最后变为黑褐色、油菜籽大小的菌核。病株地上部分皮层组织受到严重破坏,逐渐失水,茎叶变黄。根部变褐呈水渍状腐烂,从顶部开始慢慢枯萎死亡。
发生高峰期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发生规律
以菌丝或菌核越冬。每年随温度上升到15℃以上的季节开始发生,发生期一直可延续到9月上旬。7月中旬以后形成菌核。酸性土发生较多,高温高潮、连作地发病较重,特别施用未腐熟的垃圾发病更为严重。
防治方法
(1)结合整地每亩用75~100kg石灰消毒杀菌并改造土壤。种植前,每穴施一点木霉菌粉。(2)发现中心病株及早拔除,病穴处施些石灰,以防病害蔓延。增施有机质肥料,并在病株附近浇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控制病害发展。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
被害照片
查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