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锈腐病 / 西洋参
病原
柱孢属真菌 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
科属分类
真菌界 Fungi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粪壳菌纲 Sordariomycetes
肉座菌目 Hypocreales
丛赤壳科 Nectriaceae
柱孢属 Cylindrocarpon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粪壳菌纲 Sordariomycetes
肉座菌目 Hypocreales
丛赤壳科 Nectriaceae
柱孢属 Cylindrocarpon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形态描述
气生菌丝繁茂,初白色,后褐色。产生大量厚垣孢子,球形,黄褐色,间生、串生或结节状。分生孢子单生或聚生,圆柱形或长柱圆形,无色透明,单胞或1~3个隔膜,少数可达4~6个,孢子正直或稍弯。锈腐病菌为弱寄生菌,虽然普遍存在于土壤中,但因其生长缓慢,不易自土壤分离,须用特殊培养基方可测定土壤含菌量,在参根病部则很易分离到病菌。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2℃~24℃,只侵染人参、西洋参。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为害特点
锈腐病菌主要为害人参、西洋参的根,地下茎及越冬芽上也有发生。参根受害,初期在侵染点出现黄色至黄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锈褐色病斑。病斑边缘稍隆起,中部微陷,病健部界限分明。发病轻时,表皮完好,也不侵及参根内部组织,严重时不仅破坏表皮,且深入根内组织,病斑处积聚大量干腐状锈粉状物,停止发展后则形成愈伤的疤痕。有时病组织横向扩展绕根一周,使根的健康部分被分为上下两截。如病情继续发展并同时感染镰刀菌等,则可深入到参根的深层组织,导致软腐,使侧根甚至主根横向烂掉。一般地上部无明显症状,发病重时地上部表现植株矮小,叶片不展,呈红褐色,最终可枯萎死亡。病原菌侵染芦头时,可向上、下发展,导致地下茎发病倒伏死亡;如地下茎不被侵染,则地上部叶片也不会萎蔫,但生长发育迟缓,植株矮小,影响展叶,叶片自边缘开始变红色或黄色。越冬芽受害后,出现黄褐色病斑,重者往往在地下腐烂而不易出苗。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病原菌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为土壤习居菌。参根在整个生育期内均可被侵染为害。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宿根和土壤中越冬。一旦条件适宜,即可从损伤部位侵入参根,随带病的种苗、病残体、土壤、昆虫及人工操作等传播。参根内都普遍带有潜伏的锈腐病菌,带菌率是随根龄的增长而提高的,参龄愈大发病愈重。当参根生长衰弱,抗病力下降,土壤条件有利于发病时,潜伏的病菌就扩展、致病。土壤黏重、板结、积水,酸性土及土壤肥力不足会使参根生长不良,有利于锈腐病的发生。锈腐病菌的侵染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不严格,自早春出苗至秋季地上部植株枯萎,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但侵染及发病盛期是在土温15℃以上。锈腐病在吉林省的发病时期,一般于5月初开始发病,6~7月为发病盛期,8~9月病害停止扩展。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 选地势高燥、土壤通透性良好的森林土或农田地栽参。栽参前要使土壤经过一年以上的熟化,精细整地做床,清除树根等杂物。改秋栽为春栽,移栽时施入鹿粪等有机土壤添加剂,对锈腐病防治效果明显。(2)精选参苗及药剂处理 移栽参苗要严格挑选无病、无伤残的种栽,以减少侵染机会。参苗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浸根12小时,可减轻锈腐病的发生。(3)土壤处理及清除病株 播种或移栽前用木霉制剂20~25g/m2进行土壤处理。发现病株及时挖掉,用生石灰对病穴周围的土壤进行消毒。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被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