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斑枯病 / 紫菀

病原
紫菀壳针孢 Septoria tatarica
科属分类
真菌界 Fungi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粪壳菌纲 Sordariomycetes
地位未定 Incertae sedis
地位未定 Incertae sedis
壳针孢属 Septoria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形态描述
分生孢子器埋生,孔口突破叶表皮外露,器壁膜质,黑褐色。分生孢子长针状,无色,具多个隔膜。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为害特点
病菌侵害叶片产生圆形病斑,病斑直径2~4mm,中心灰白色,边缘颜色较深,后期病斑上产生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发生高峰期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发生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天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在东北地区病害于7~8月发生。
防治方法
(1)搞好田园清洁,销毁病残体。(2)发病前喷施1:1:600的波尔多液,生长期喷施50%多菌灵1000倍液1~2次。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
被害照片
  • 紫菀 紫菀斑枯病[2218]©刘赛 2022-10-05
  • 紫菀 紫菀斑枯病[2219]©刘赛 2022-10-05
  • 紫菀 紫菀斑枯病[2220]©刘赛 2022-10-05
  • 紫菀 紫菀斑枯病[2221]©刘赛 2022-10-05
  • 紫菀 紫菀斑枯病[19653]©丁万隆 2024-07-07
  • 紫菀 紫菀斑枯病[19654]©丁万隆 2024-07-07
  • 查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