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翅茴香螟 Loxosstege palealis / 茴香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螟蛾科 Pyralidae
Loxosstege
中文俗名
黄翅茴香网野螟;伞锥额野螟
分布区域
国内广泛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陕西、河北、北京、江苏、湖北、广东、云南等地。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约12mm,翅展30~36mm。体乳白色。触角灰黑色,下唇须黑色。前翅淡黄色,前缘黑色,隐约可见灰色外横线。后翅乳白色,翅顶角有1个较大黑斑,自前缘到臀角有一条不明显的黑横线。
卵:圆形。
幼虫:共5龄,初孵时灰黑色,3龄后黄绿色,老熟时呈橘红色。
蛹:长12~l8mm,梭形,红褐色。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缺刻
为害特点
寄主植物有小茴香、茴香、防风、独活、白芷等药用植物及胡萝卜等伞形花科植物。该虫主要以幼虫在白芷花梗、果实上结网为害,取食花蕾、花、果实及嫩叶,常造成药材大量减产,甚至绝收。
发生高峰期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发生规律
在黑龙江、吉林等地1年l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根部附近1~4cm土层中越冬。越冬幼虫次年6月中旬开始化蛹,7月中下旬为成虫羽化盛期,7月下旬为产卵及其孵化盛期。8月上中旬为幼虫取食为害盛期,8月下旬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
成虫多在上午7~10时羽化,羽化后白天栖息在寄主或杂草间活动甚少,傍晚比较活跃,具弱趋光性,啃食伞形花科植物的花蜜。雌虫羽化后不久即交配,交配后1~2天开始产卵。卵产于茴香等伞形花序的花梗和顶梢上。卵块状、鱼鳞状排列,历期4~5天。幼虫孵化后即在花序上结网为害,网两端开口,呈筒状,幼虫栖于网内,头部伸出网外取食,喜食茴香果腰。幼虫3龄后食量明显增大,取食多在上午10时和下午4~5时,受惊则后退吐丝下垂。成熟幼虫在花梗间结稠密的丝网,藏身网中。老熟幼虫在8月下旬入土,吐丝结1个污黑色、袋状、弯曲的茧。茧顶端留有羽化孔,外层黏附砂粒,幼虫在茧内越冬。越冬幼虫多集中在土质疏松、地势较高而干燥的地方。成虫羽化期间需要低湿环境,田间土壤含水量为6%~25%时能正常羽化,超过40%以上羽化死亡率增高。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适时收获脱粒,消灭大部分尚未脱网入土的幼虫,秋季深翻土壤,可消灭越冬幼虫;7月上中旬结合栽培管理适当灌溉,以杀死正在羽化尚未出土的成虫。适当提早播种,可使茴香易受害的花期、幼果期避开黄翅茴香螟幼虫为害盛期。
2. 化学防治 幼虫发生期田间喷施适宜药剂防治,从茴香现蕾至开花期,每隔7~10天1次,共2~3次。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
为害照片
查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