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大蚕蛾 Dictyoploca japonica / 银杏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大蚕蛾科 Saturniidae
胡桃大蚕蛾属 Dictyoploca
中文俗名
白果蚕
分布区域
国内分布于吉林、辽宁、四川、广西、云南等地。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25~60mm,翅展90~150mm,体灰褐色至紫褐色。雌蛾触角栉齿状,雄蛾触角羽状。前翅内横线紫褐色,外横线暗褐色,两线近后缘处相连接,中间有较宽的淡色区;中室端部有月牙形透明斑,翅反面可见眼球形纹;顶角向前缘处有黑色斑;臀角有白色月牙形纹。后翅从基部到外横线间有较宽的红色区;亚缘线区橙黄色,缘线灰黄色;中室有1块大眼斑,中间黑色,周围有1个灰橙色圆圈和银白色弧线2条。前翅、后翅的亚缘线由2条赤褐色的波浪纹组成。
卵:短圆柱状,长2.0~2.5mm灰褐色,一端有圆形黑斑。
幼虫:6龄或7龄,成熟幼虫体长80~110mm。头黄褐色,体背灰白色,腹面绿色,间有不规则的黄黑斑,腹线白色,胸腹部各节有3对毛瘤,上有白色长毛,其间有1~2根黑色长毛和4~6根黑色短刺状刚毛。
蛹:体长35~50mm,黄褐色,第4~6腹节后缘相间有黑褐色环带3条。茧长椭圆形,长60~80mm,黄褐色,网状。茧外常黏附寄主枝叶。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缺刻
为害特点
银杏大蚕蛾为害银杏、核桃、楸、枫杨、榆、柳、梨和苹果等。以幼虫取食叶片为害,幼虫常食光银杏叶片,造成银杏大量减产。
发生高峰期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发生规律
1年1~2代,在辽宁、吉林1年1代,以卵越冬。次年5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直至6月上旬孵化结束。幼虫期为5月上旬至7月中旬。蛹发生期为7月中旬至9月上旬。成虫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中旬,成虫羽化后,陆续产卵越冬。
成虫多在傍晚羽化,当夜交配,雌雄交配16~24小时,交配后很快产卵。卵多产于背风向阳的老龄树干表皮裂缝或凹陷处,位置多在3m以下1m以上的树干上。卵多集中成堆或单层排列成块,每雌产卵250~400粒。雌蛾产卵对树龄选择性很强,多产卵于林龄较大的寄主干上,这些树的表皮粗糙,木栓层厚而龟裂凹陷、缝隙、节疤多,为卵的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寄主树龄小,表皮较光滑,不适于成虫产卵选择。
卵孵化不整齐,阳坡较阴坡寄主上的越冬卵孵化期可提早半月余。初孵幼虫群集卵块外,之后开始上树取食新叶,常数十头或十余头群集1叶上取食。1~2龄时从叶缘咬食,造成缺刻,食量甚微;3~4龄开始分散活动,食量渐增;5~6龄时分散为害,食量很大,被害显著。幼虫老熟后下树结茧,一般多结在寄主周围的灌木丛和亚乔木的枝叶上。幼虫结茧后7天左右化蛹。在化蛹前,幼虫体背毛束全部脱落,蛹期很长,历时3~5个月之久。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结合银杏园管理,在6~7月可摘除茧蛹,冬季清除树皮缝隙间的越冬卵,以减少次年的虫源。
2. 生物防治 银杏大蚕蛾卵期天敌主要有赤眼蜂、黑卵蜂和松毛虫赤眼蜂等,幼虫期主要有绒茧蜂和蜘蛛、螳螂、蚂蚁等寄生和捕食。注意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3. 药剂防治 在幼虫孵化盛期,上树为害之前喷施药剂防治。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
为害照片
查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