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红瘿蚊 Gephyraulus lycantha Jiao & Kolesik/ 宁夏枸杞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双翅目 Diptera
瘿蚊科 Cecidomyiidae
Jaapiell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双翅目 Diptera
瘿蚊科 Cecidomyiidae
Jaapiella
中文俗名
花苞虫
分布区域
分布于全国枸杞种植区。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2~3.5mm,展翅约6mm。黑红色,体表有黑色微毛;触角16节,黑色,念珠状,节上生有较多长毛;复眼黑色,在头顶部相接;各足跗节5节,第1跗节最短,第2跗节最长,其余3节依次渐短,跗节端部具爪1对,每爪生有一大一小两齿;胸腹背面黑色微毛,腹面淡黄色,雌虫尾部有一小球状凸起;前翅翅面上密布微毛,外缘和后缘密生黑色长毛。
卵:长圆形,近无色透明,常10多粒一起,产于幼蕾顶端。
幼虫:体长1.3~2.7mm,越冬幼虫体长约1.5mm。初孵化时白色,后为淡橘红色小蛆,扁圆形,腹节两侧各有一微突,上生有一短刚毛。体表面有微小突起花纹。胸骨叉黑褐色,与腹节愈合不易分离。茧:长约2mm,长圆形,灰白色。
蛹:长约1.7mm,黑红色。头顶有2尖突,后有1淡色长刚毛。腹部各节背面均有一排黑色毛。
卵:长圆形,近无色透明,常10多粒一起,产于幼蕾顶端。
幼虫:体长1.3~2.7mm,越冬幼虫体长约1.5mm。初孵化时白色,后为淡橘红色小蛆,扁圆形,腹节两侧各有一微突,上生有一短刚毛。体表面有微小突起花纹。胸骨叉黑褐色,与腹节愈合不易分离。茧:长约2mm,长圆形,灰白色。
蛹:长约1.7mm,黑红色。头顶有2尖突,后有1淡色长刚毛。腹部各节背面均有一排黑色毛。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花
为害症状
畸形
为害特点
因其难于防治,又称之为“枸杞癌症”,此虫1972年始见于野生枸杞植株上,1985年宁夏芦花台园林场100hm2枸杞园曾因枸杞红瘿蚊严重为害造成30%~50%减产。之后,青海、内蒙古均有成灾报道。20世纪80年代末该虫在宁夏枸杞产区一度大发生,为害面积达667hm2,占宁夏地区枸杞种植面积的1/3。主要以成虫产卵于枸杞幼嫩花蕾,卵孵化后幼虫取食子房,致花蕾畸形膨大呈灯笼形虫瘿,虫瘿内幼虫有数十头至百余头,不易正常开花结实,最后干枯早落。红瘿蚊世代发育分土壤中和花蕾内两个阶段,暴露期极短,防治难度极大,当发现为害时已无法补救,生产损失大。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在宁夏枸杞产区1年5~6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次年在枸杞展叶现蕾时,越冬代成虫羽化出土,产卵于花蕾中为害,幼虫老熟后入土并在土中结茧、化蛹,成虫羽化后出土交配、产卵,继续为害花蕾。
成虫不取食,寿命较短,雌虫产卵后1~2天死亡。一般在4月下旬温度大于7℃时,每天7~11时和17~21时交尾、产卵。卵期3~5天,幼虫期约13天。初孵幼虫无色、透明,2~3天后逐渐变成橘红色。幼虫在幼蕾内蛀食花器,吸食汁液,分泌物刺激花蕾畸形肿大,不易结果。预蛹期约8天,蛹期2~3天,完成1世代需25~30天。除越冬代外,成虫羽化高峰期分别为第1代6月上旬、第2代7月上旬、第3代7月下旬、第4代8月中旬、第5代9月中旬。幼虫为害高峰期为5月和8月,田间世代重叠。枸杞红瘿蚊易随种苗和人为携带传播,连片种植易爆发成灾。
成虫不取食,寿命较短,雌虫产卵后1~2天死亡。一般在4月下旬温度大于7℃时,每天7~11时和17~21时交尾、产卵。卵期3~5天,幼虫期约13天。初孵幼虫无色、透明,2~3天后逐渐变成橘红色。幼虫在幼蕾内蛀食花器,吸食汁液,分泌物刺激花蕾畸形肿大,不易结果。预蛹期约8天,蛹期2~3天,完成1世代需25~30天。除越冬代外,成虫羽化高峰期分别为第1代6月上旬、第2代7月上旬、第3代7月下旬、第4代8月中旬、第5代9月中旬。幼虫为害高峰期为5月和8月,田间世代重叠。枸杞红瘿蚊易随种苗和人为携带传播,连片种植易爆发成灾。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秋季清园处理时清除落叶,深翻后灌冬水,翌年春季化冻尽早锄草后早灌缓苗水,尽量避免破坏土壤表层结构,利用地表土壤结壳阻止成虫出土;5月中下旬发现少量虫果时,可组织人力进行摘除,剪除带有虫果的枝条,集中烧毁或深埋。
2. 生物防治 田间调查发现,枸杞红瘿蚊有一种寄生蜂(齿腿长尾小蜂属),有效抑制虫果内的红瘿蚊幼虫,应重视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3. 化学防治 枸杞萌芽期红瘿蚊成虫羽化出土时,地面喷施触杀型药剂防治蛹和成虫,树冠喷3%顺式氯氰菊酯1500~16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2500倍液;枸杞树萌芽后如发现花蕾已被红瘿蚊产卵,树冠补喷内吸性杀虫剂5%吡虫啉1000~2000倍液防治初孵幼虫。
2. 生物防治 田间调查发现,枸杞红瘿蚊有一种寄生蜂(齿腿长尾小蜂属),有效抑制虫果内的红瘿蚊幼虫,应重视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3. 化学防治 枸杞萌芽期红瘿蚊成虫羽化出土时,地面喷施触杀型药剂防治蛹和成虫,树冠喷3%顺式氯氰菊酯1500~16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2500倍液;枸杞树萌芽后如发现花蕾已被红瘿蚊产卵,树冠补喷内吸性杀虫剂5%吡虫啉1000~2000倍液防治初孵幼虫。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为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