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荚螟 Etiella zinckenella / 蒙古黄芪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螟蛾科 Pyralidae
Etiella
中文俗名
豆荚斑螟;豆蛀虫;豆瓣虫
分布区域
为世界性分布的豆类害虫,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以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受害最重,是南方豆类的主要害虫。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10~12mm,翅展20~24mm,体灰褐色。下唇须长,向前伸出。前翅狭长,灰褐色,杂有深褐色和黄白色鳞片。前缘自肩角到翅尖有1条白色纵带,近翅基1/3处有l条金黄色宽横带,后翅黄白色,沿外缘褐色。雄蛾触角基部有灰白色毛丛。
卵:椭圆形,长0.5~0.8mm。卵壳表面密布网状纹,初产时乳白色,渐变红色,近孵化时变为灰褐色。
幼虫:体长14~18mm。初孵幼虫淡黄色,以后背部变为灰绿直至紫红色,胸部两侧及腹面青绿色。末龄幼虫背线、亚背线、气门线及气门下线均明显,腹足趾钩为双序环形。
蛹:长9~10mm,初为绿色,后呈黄褐色,触角和翅芽长达第5腹节后缘,腹末钝圆,有6根钩状臀刺。
形态照片
  •  豆荚螟[17986]©Gyorgy Csoka 2023-11-08
  •  豆荚螟[17987]©Gyorgy Csoka 2023-11-08
  •  豆荚螟[17988]©Merle Shepard, Gerald R.Carner, and P.A.C Ooi 2023-11-08
  •  豆荚螟[17989]©Merle Shepard, Gerald R.Carner, and P.A.C Ooi 2023-11-08
  •  豆荚螟[17990]©Merle Shepard, Gerald R.Carner, and P.A.C Ooi 2023-11-08
  •  豆荚螟[17991]©Frank Peairs 2023-11-08
  •  豆荚螟[17992]©Natasha Wright 2023-11-08


  •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缺刻
    为害特点
    寄主有60多种豆科植物,其中包括黄芪和白扁豆等药用植物。幼虫钻入荚内蛀食种子,将种粒吃成残缺,或大部分被食,荚内充满虫粪,引起霉烂。据山西调查,黄芪留种田受豆荚螟为害普遍严重,一般种子被害率为45%左右,严重时可达85%,直接影响黄芪的留种和生产。
    发生高峰期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发生规律
    豆荚螟发生代数随地区和当年气候变化而异。在广东、广西等地1年7~8代,长江流域各地1年4~5代,在山东、陕西、辽宁南部1年2~3代。各地均以老热幼虫或少数蛹在寄主植物附近土表下5~6cm深处茧内越冬。4~5代发生区,越冬幼虫次年4月上中旬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中旬成虫陆续羽化出土。1~5代幼虫为害期分别为:第1代6月上旬至7月上旬,第2代7月上旬至7月下旬,第3代7月下旬至8月下旬,第4代9月上旬至10月中旬,第5代9月下旬至10月下旬。10月下旬幼虫开始入土结茧越冬。黄芪开花结荚期在7~8月,因此受2~3代豆荚螟为害较重。豆荚螟成虫白天潜伏在寄主叶背或杂草间,傍晚活动,有弱趋光性及较强趋绿性,取食花蜜补充营养。成虫羽化后当日交尾,隔日开始产卵。每雌产卵88粒左右,最多可达226粒。产卵部位因寄主种类而稍有不同。为害黄芪时,产卵在种荚上或花苞雄蕊内,一般每荚1粒,少数2~3粒。卵历期5~9天。幼虫多数在上午6~8孵化,其他时间较少。初孵幼虫先在荚面爬行l~3小时,后吐丝结一白色网,隐身其中,咬孔蛀入,取食豆粒,荚上留有污白色痕迹。3龄后幼虫可转荚为害,转荚入孔处均留有丝囊,囊上有时附有虫粪。幼虫老熟后在荚上咬一圆孔脱出,入土下0.5~4cm深处结茧化蛹。茧椭圆形,外粘有土粒。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合理安排种植,避免与大豆、紫云英、苕子等连作或套种;调整播种期,使其开花、幼荚期避开豆荚螟成虫盛发期,以减少花、荚上的卵量;豆荚螟入土化蛹期,结合灌溉杀死初化蛹。2.化学防治 成虫盛发期至幼虫孵化盛期之前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防治。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
    为害照片
  • 蒙古黄芪 豆荚螟[18951]©陈君 2004-08-13
  • 蒙古黄芪 豆荚螟[18952]©陈君 2004-08-13
  • 查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