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豆芫菁 Epicauta sibirica / 牛膝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鞘翅目 Coleoptera
芫菁科 Meloidae
Epicauta
中文俗名
中华豆芫菁;西伯利亚豆芫菁
分布区域
国内分布于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宁夏、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台湾等地。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14~25mm,体黑色。头部后方两侧为红色,额中央两复眼间有1长形红斑。触角基部内侧有1个黑色光亮的瘤状突起。雄虫触角栉齿状,雌虫触角丝状。前胸背板中央有1条由白短毛组成的纵纹。鞘翅的周缘均镶有白毛。胸、腹部的腹面两侧和各腹节后缘亦被白毛。前足股节和胫节背面密被灰色白短毛,中足、后足灰毛稀疏。
卵:长椭圆形,长约3mm,乳白色后变黄褐色。
幼虫:各龄幼虫形态不一。1龄幼虫衣鱼型,口器发达,3对胸足长而且大,末端具3爪,腹末有l对长的尾须。2~4龄为蛴螬型,胸足缩短,无爪和须。5龄幼虫足呈乳突状,6龄幼虫又似蛴螬,体乳白色,头部褐色。
蛹:裸蛹。灰黄色。
形态照片
  • 蒙古黄芪 西北豆芫菁[7858]©徐常青 2016-06-26
  • 蒙古黄芪 西北豆芫菁[7882]©徐常青 2016-06-26
  • 蒙古黄芪 西北豆芫菁[7889]©徐常青 2016-06-26


  •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为害特点
    成虫取食黄芪叶片、花序和嫩荚,当虫口密度大时,几天内将植株吃成光杆。
    发生高峰期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发生规律
    1年1代,以成虫为害,白天活动,尤以中午最盛,群集为害。为害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成虫为害期约1个月。临近大豆、菜豆、豇豆、蚕豆和马铃薯种植田的牛膝受害较重。
    防治方法
    人工捕捉;成虫发生期田间喷施药剂。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
    为害照片
    查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