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豆芫菁 Epicauta sibirica / 蒙古黄芪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鞘翅目 Coleoptera
芫菁科 Meloidae
Epicaut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鞘翅目 Coleoptera
芫菁科 Meloidae
Epicauta
中文俗名
中华豆芫菁;西伯利亚豆芫菁
分布区域
国内分布于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宁夏、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台湾等地。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14~25mm,体黑色。头部后方两侧为红色,额中央两复眼间有1长形红斑。触角基部内侧有1个黑色光亮的瘤状突起。雄虫触角栉齿状,雌虫触角丝状。前胸背板中央有1条由白短毛组成的纵纹。鞘翅的周缘均镶有白毛。胸、腹部的腹面两侧和各腹节后缘亦被白毛。前足股节和胫节背面密被灰色白短毛,中足、后足灰毛稀疏。
卵:长椭圆形,长约3mm,乳白色后变黄褐色。
幼虫:各龄幼虫形态不一。1龄幼虫衣鱼型,口器发达,3对胸足长而且大,末端具3爪,腹末有l对长的尾须。2~4龄为蛴螬型,胸足缩短,无爪和须。5龄幼虫足呈乳突状,6龄幼虫又似蛴螬,体乳白色,头部褐色。
蛹:裸蛹。灰黄色。
卵:长椭圆形,长约3mm,乳白色后变黄褐色。
幼虫:各龄幼虫形态不一。1龄幼虫衣鱼型,口器发达,3对胸足长而且大,末端具3爪,腹末有l对长的尾须。2~4龄为蛴螬型,胸足缩短,无爪和须。5龄幼虫足呈乳突状,6龄幼虫又似蛴螬,体乳白色,头部褐色。
蛹:裸蛹。灰黄色。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叶,花,果
为害症状
缺刻
为害特点
成虫取食黄芪叶片、花序和嫩荚,当虫口密度大时,几天内将植株吃成光杆。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l年发生1代,以5龄幼虫在土中越冬。次年春季发育为6龄幼虫,老熟后化蛹。成虫5月至8月陆续发生。以7~8月发生数量最多,取食为害最盛。每平方米虫口密度可达20余头。成虫有群集取食的习性,并有假死性,受惊时坠落地面,或迅速散开。成虫羽化后取食数日即可交配产卵。
卵产于土中。初孵幼虫活泼,在土中搜寻蝗虫卵为食,取食后蜕皮进入2龄幼虫,变为蛴螬型,行动迟缓,再经2次蜕皮后幼虫离开食料深入土中,转变为胸足更加退化的假蛹型幼虫进入越冬状态。西北豆芫菁种群发生以山坡地虫口密度最大。
卵产于土中。初孵幼虫活泼,在土中搜寻蝗虫卵为食,取食后蜕皮进入2龄幼虫,变为蛴螬型,行动迟缓,再经2次蜕皮后幼虫离开食料深入土中,转变为胸足更加退化的假蛹型幼虫进入越冬状态。西北豆芫菁种群发生以山坡地虫口密度最大。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种植黄芪应远离山坡荒地,避开虫源,以防芫菁成虫迁入为害。成虫发生期,利用成虫群集取食的习性,可进行人工捕杀,但要避免皮肤接触虫体。2.化学防治 在成虫发生期选用适宜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为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