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野螟 Pyrausta phoenicealis / 紫菀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螟蛾科 Pyralidae
Pyraust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螟蛾科 Pyralidae
Pyrausta
中文俗名
紫苏红粉野螟;紫苏卷叶螟
分布区域
分布于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台湾等地。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约6mm,翅展13~15mm。头部橘黄色,两侧有白色条纹。下唇须向前平伸,背面黄褐色,腹面白色。触角黄褐色。胸腹部背面黄褐色,腹面及足白色。前翅、后翅橙黄色,前翅有2条深红色带状纹,后翅顶角深红褐色,后变为淡黄色。
幼虫:共4龄,成熟幼虫体长16~18mm,体黄绿色至紫红色。头部浅褐色,有深褐色点状花纹,沿蜕裂线有“八”字纹,单眼区有黑色和白色斑。前胸背板两侧和后缘黑色,从中胸至腹部第8节背面每节有黑色毛瘤3对。气门黄色,气门筛黑色。腹足趾钩为双序缺环。
蛹:长8~10mm,黄棕色,臀棘黑褐色,铲型,端部有8根白色刚毛。
幼虫:共4龄,成熟幼虫体长16~18mm,体黄绿色至紫红色。头部浅褐色,有深褐色点状花纹,沿蜕裂线有“八”字纹,单眼区有黑色和白色斑。前胸背板两侧和后缘黑色,从中胸至腹部第8节背面每节有黑色毛瘤3对。气门黄色,气门筛黑色。腹足趾钩为双序缺环。
蛹:长8~10mm,黄棕色,臀棘黑褐色,铲型,端部有8根白色刚毛。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为害特点
主要为害唇形科药用植物紫苏、糙苏、泽蓝、大麻叶泽蓝、丹参、南欧丹参、留蓝香、薄荷等。紫苏野螟以幼虫卷叶剥食紫苏叶片、咬断植株嫩梢、叶柄等,被害株率可达30%以上,严重影响紫苏生长。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1年3代,以老熟幼虫在土缝内滞育越冬。北京,7~9月为害。
防治方法
清园处理枯枝落叶;收获后翻耕土地,减少越冬虫源;喷施药剂防治。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为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