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超小卷叶蛾 Pammene ginkgoicola / 银杏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卷蛾科 Tortricidae
超小卷蛾属 Pammene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卷蛾科 Tortricidae
超小卷蛾属 Pammene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西、浙江、安徽、江苏、湖北、河南等地。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3.5~6.5mm,翅展10~13mm。正面体色暗褐色,有金属光泽,腹部银灰色。头褐色,复触角丝状,有环状银光色的环。下唇须黄褐色,向前伸。前翅狭长黑褐色,静止时于体上呈屋脊状。前翅的前缘有7对银白色的钩状纹,翅中部接近内缘有1个半肺形的大白色的斑。肛上纹明显。后翅为灰褐色。雄虫后翅前缘有1根翅缰,臀脉上有栉状毛。前足、中足褐色,后足灰褐色,胫节上有银白色的环形纹4个,跗节为5个环状纹。
卵:扁平椭圆形,中略隆起,长0.5~0.65mm,宽0.4~0.52mm。乳白色,中央有1条很宽的红带并弯成1个缺圆。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8~12mm,头壳1.5~1.6mm。体色黄白色,体上遍布褐色的毛片。头部多为黑褐色,少为杏黄色。前胸硬皮板多为深褐色,淡褐色硬皮板两侧有2块深褐色的斑。两侧都各有刚毛6根。肛上板黑褐色,两侧各有刚毛4根。臀节有刺5~7根。腹足趾钩为双序环,臀足趾钩为双序缺环。
蛹:黄褐色,长5.5~7mm,宽1.8~2mm。腹节背面前缘和后缘皆有刺列,前缘有的为2排刺列,刺较细。后缘为1排刺列,刺较粗。腹部末端背面疏生几根大的粗刺。腹末下端并臀刺8根,位于末端两侧。
卵:扁平椭圆形,中略隆起,长0.5~0.65mm,宽0.4~0.52mm。乳白色,中央有1条很宽的红带并弯成1个缺圆。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8~12mm,头壳1.5~1.6mm。体色黄白色,体上遍布褐色的毛片。头部多为黑褐色,少为杏黄色。前胸硬皮板多为深褐色,淡褐色硬皮板两侧有2块深褐色的斑。两侧都各有刚毛6根。肛上板黑褐色,两侧各有刚毛4根。臀节有刺5~7根。腹足趾钩为双序环,臀足趾钩为双序缺环。
蛹:黄褐色,长5.5~7mm,宽1.8~2mm。腹节背面前缘和后缘皆有刺列,前缘有的为2排刺列,刺较细。后缘为1排刺列,刺较粗。腹部末端背面疏生几根大的粗刺。腹末下端并臀刺8根,位于末端两侧。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茎,叶
为害症状
缺刻,畸形,萎焉
为害特点
是银杏的重要钻蛀性害虫,幼虫多蛀入短枝和当年生长枝内为害,能使短枝上叶片和幼果全部枯死脱落、长枝枯断,是引起银杏叶丛大量枯萎的根本原因,为害株率最高达100%,平均结果枝的枯枝率达30%以上,严重的达60%以上,严重影响银杏生长。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1年1代,以蛹在树皮缝隙内越冬。一般翌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羽化,3月底4月初为羽化高峰期;3月下旬至4月下旬为成虫产卵期,4月上旬为产卵高峰期;4月上旬至5月上旬为幼虫孵化期,4月中下旬交替前后为孵化高峰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幼虫为害高峰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幼虫陆续回迁至树干粗树皮部位蛀皮滞育;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陆续化蛹越冬。
幼虫一般于树干中下部树皮中作蛹室结薄茧化蛹。蛹室长9~12mm,宽2mm。一般位于树表皮下2~3mm深处。羽化时,蛹蠕动钻向孔口,半露于孔外。成虫白天活动,以9~15时最为活跃,常作短距离飞行,善爬行。交尾时间为中午至傍晚,以中午为主。交尾持续约10小时。交尾后栖伏于树干上、下部粗皮凹陷处,易捕捉。成虫需吸食糖液、花蜜等补充营养。一般交尾2天后产卵,3~4天内可产卵95粒左右。卵单粒散生,卵期约8天,孵化率平均为80%。以老熟幼虫从树的老皮侧面裂缝中蛀孔。做1个长7~13mm,宽1.5~3mm,深2~3mm的蛹室,并吐丝茧。蛹羽化后,黄色的蛹壳仍遗留在树皮上,极易被发现。成虫寿命13~26天,雌雄比平均为1:1。成虫的趋光性、趋化性都较弱。
幼虫一般于树干中下部树皮中作蛹室结薄茧化蛹。蛹室长9~12mm,宽2mm。一般位于树表皮下2~3mm深处。羽化时,蛹蠕动钻向孔口,半露于孔外。成虫白天活动,以9~15时最为活跃,常作短距离飞行,善爬行。交尾时间为中午至傍晚,以中午为主。交尾持续约10小时。交尾后栖伏于树干上、下部粗皮凹陷处,易捕捉。成虫需吸食糖液、花蜜等补充营养。一般交尾2天后产卵,3~4天内可产卵95粒左右。卵单粒散生,卵期约8天,孵化率平均为80%。以老熟幼虫从树的老皮侧面裂缝中蛀孔。做1个长7~13mm,宽1.5~3mm,深2~3mm的蛹室,并吐丝茧。蛹羽化后,黄色的蛹壳仍遗留在树皮上,极易被发现。成虫寿命13~26天,雌雄比平均为1:1。成虫的趋光性、趋化性都较弱。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根据成虫羽化后9时前栖息树干的习性,于4月上旬至下旬每天9时前人工捕杀成虫;在初发生和危害较轻的地区,从4月开始,当被害枝上的叶及幼果出现枯萎时,人工剪除被害枝烧毁,消灭枝内幼虫;加强管理,增强树体抗性,以减轻该虫的危害程度。
2. 化学防治 成虫羽化盛期用药剂树干喷雾;在为害期应集中消灭初龄幼虫,根据老熟幼虫转移到树皮内滞育的习性,于5月底6月初,用药剂刷于树干基部和土壤,在骨干枝上成4cm宽毒环;5月是幼虫为害期,选用适宜药剂树冠喷雾防治;6月中下旬在幼虫蛀入树皮后,选用药剂配成油雾剂喷洒树干,可有效地消灭害虫。
2. 化学防治 成虫羽化盛期用药剂树干喷雾;在为害期应集中消灭初龄幼虫,根据老熟幼虫转移到树皮内滞育的习性,于5月底6月初,用药剂刷于树干基部和土壤,在骨干枝上成4cm宽毒环;5月是幼虫为害期,选用适宜药剂树冠喷雾防治;6月中下旬在幼虫蛀入树皮后,选用药剂配成油雾剂喷洒树干,可有效地消灭害虫。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为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