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实蝇 Neoceratitis asiatica / 宁夏枸杞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双翅目 Diptera
实蝇科 Tephritidae
奈实蝇属 Neoceratitis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双翅目 Diptera
实蝇科 Tephritidae
奈实蝇属 Neoceratitis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分布于宁夏、青海、内蒙古及新疆等地。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4.5~5mm,翅展8~10mm。头橙黄色,颜面白色;触角橙黄色,触角芒褐色,上有微毛;复眼翠绿色,眼缘白色,两眼间有“∩”形纹,单眼3个,单眼区黑褐色;足橙黄色,爪黑色;腹部呈倒葫芦形,背面有3条白色横纹,胸背漆黑色,有强光,中部有3条纵白纹与两侧的2短横白纹相接成“北”字形纹,上有白毛,但白纹有时并不明显,小盾片背面有蜡白色斑纹,周围及后部、下部均黑色;翅透明,有深褐色斑纹4条,1条沿前缘,其余3条由此分出斜伸达翅缘,亚前缘脉的尖端转向前缘成直角,在此直角内方有1小圆圈;雌虫腹端有产卵管突出,扁圆如鸭嘴,雄虫腹端尖。
卵:白色,长椭圆形。
幼虫:体长5~6mm,圆锥形乳白色,有的幼虫后半部略带红色。
蛹:长3.5~4mm,宽1.8~2mm,圆柱形,一端略尖,淡黄色至赤褐色。
卵:白色,长椭圆形。
幼虫:体长5~6mm,圆锥形乳白色,有的幼虫后半部略带红色。
蛹:长3.5~4mm,宽1.8~2mm,圆柱形,一端略尖,淡黄色至赤褐色。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果
为害症状
坏死,变色,畸形
为害特点
宁夏除在中宁、中卫枸杞生产中心严重发生外,也在西吉、海原、永宁等地发生。该虫专食枸杞果实,因以命名为枸杞实蝇,群众称其幼虫为白蛆,称被害的杞果为蛆果。成虫产卵于幼果皮内。幼虫孵化后在果内以果肉浆汁为食。被害果在早期看不出显著症状,到后期果皮表面呈现极易识别的白色弯曲斑纹,果肉被吃空并布满虫粪,失去商品或药用价值。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在宁夏枸杞产区1年2~3代,以蛹在土内5~10cm处越冬,翌年枸杞现蕾后成虫开始羽化。成虫发生情况:第1代5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2代7月上旬至8月上旬;第3代8月中旬至9月中旬。9月中旬以后以蛹蛰伏在3~9cm深的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羽化出土,繁殖为害。成虫羽化时间一般在早上6~9时,其飞翔力颇弱。一般仅能活动于原树上。早晚温度较低时,成虫行动迟缓,中午温度升高后变得活跃。成虫羽化后2~5天内交尾,受精雌虫2~5天开始产卵。卵产在落花后5~7天的幼果内的果皮内。被产卵管刺伤的幼果皮伤口流出胶质物,并形成一个褐色乳状突起。一般情况下1果产1粒卵,偶有1果产2~3粒卵,通常在果内最终只能成活1头幼虫。幼虫在果内老熟后,在接近果柄处钻一个圆形孔,钻出虫果,爬行结合跳跃,寻找松软的土面或缝隙,钻入土内化蛹。成虫无趋光性。幼虫脱果多在黄昏时段,少数在夜间。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虫果变色较正常果实早,可以人工采摘虫果,集中深埋销毁。
2. 物理防治 选用对枸杞实蝇有引诱作用的诱集产品,结合粘性胶挂在枸杞树上,诱杀实蝇成虫。
2. 物理防治 选用对枸杞实蝇有引诱作用的诱集产品,结合粘性胶挂在枸杞树上,诱杀实蝇成虫。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为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