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秆黑潜蝇 Melanagromyza sojae / 蒙古黄芪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双翅目 Diptera
潜蝇科 Agromyzidae
黑潜蝇属 Melanagromyza
中文俗名
豆秆蝇;豆秆蛇潜蝇
分布区域
国内分布广泛,吉林、河北以南、四川、陕西以东各省均有发生。寄主为黄芪、大豆等多种豆科植物。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2.1~2.6mm,黑色有光泽。复眼暗红色,触角3节;第3节钝圆,背具芒1根,长约为触角的3倍。胸腹部具蓝绿色金属光泽,胸部背中鬃8行。翅具淡紫色光泽;亚前缘脉在到达前缘脉之前与第1径脉靠拢而弯向前缘;径中横脉位于中室中偏端部;翼瓣白色。平衡棍及足黑色。
卵:椭圆形,长约0.07mm,乳白色。
幼虫:体长2.4~2.6mm,初孵时乳白色,后渐变淡黄白色。口钩黑色,端齿尖锐。前气门l对,着生于第1胸节,指形,具6~9个气门裂,排成2行,后气门1对,着生于第8腹节,棕黑色,中央有黑色柱状突起,其周围环状排列6~9个气门裂。
蛹:体长1.6~1.8mm,长椭圆形,初为淡褐色,半透明,后变黄褐色。前气门1对,呈黑褐色三角状突起,相距较远;后气门1对,相距较近,中央柱状突黑色。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茎,叶
为害症状
缺刻,萎焉
为害特点
幼虫从黄芪嫩梢、叶等处侵入,沿茎秆髓部向下蛀食,造成嫩梢枯萎、折断,植株矮小,生长缓弱。严重时可致全株枯死。
发生高峰期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发生规律
豆秆黑潜蝇1年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黄淮流域1年4~5代。以蛹在寄主秸秆或根茬内越冬。越冬蛹多为蜂类寄生,死亡率较高。蛹次年6月上旬开始羽化,6月下旬为成虫发生盛期。7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数量较少。但此时大豆等豆科作物尚处苗期,而黄芪为花果期,故受害较重,第1代成虫盛发于7月中旬。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盛发于8月中旬;第3代幼虫为害盛期在8月下旬,成虫盛发于9月中旬;第2、第3代幼虫主要为害大豆,发生量大。第4、第5代重叠发生,由于天敌寄生,发生量减少。10月底至11月初以蛹越冬。
成虫多在白天活动,喜温,畏风雨和阳光直射,夜晚或大风时栖息于寄主植株下部叶背或杂草心叶内。成虫需补充营养,吸食花蜜、蜜露,并常用腹部末端刺破寄主嫩叶表皮,然后吸取汁液,被害叶片正面边缘常出现密集的小白点和伤孔。雌虫一生交配l~3次,交配后次日即开始产卵。成虫寿命3~4天。每雌产卵7~9粒,最多13粒。卵产于寄主植物中上部嫩茎或叶背主脉两侧表皮下。卵散产。雌虫产卵时先用腹末刺破表皮,然后将卵产于伤口内,并吐黑褐色黏液封住伤口。卵孵化率一般在95%以上。初孵幼虫先在叶背表皮下潜食,后经叶柄蛀入茎秆,蛀食髓部和木质部。幼虫老熟后先在植株主干上咬穿茎组织,成一圆形羽化孔,后在羽化孔上方化蛹,羽化孔可阻断部分输导组织,使植株萎蔫,枯死或被折断。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越冬代成虫羽化前,将寄生秸秆集中处理,杀死越冬蛹,并结合播种前深翻,合理轮作换茬等措施,以减少虫源基数。
2. 生物防治 豆秆黑潜蝇天敌有6种,其中瘿蜂、金小蜂分别对越冬蛹和幼虫寄生率很高,对潜蝇的发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3. 化学防治 越冬代豆秆黑潜蝇成虫盛发期,施用化学药剂杀死产卵成虫,并于6~7天后再次施药,兼治初孵幼虫。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
为害照片
查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