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木蠹蛾 Holcocerus vicarius / 忍冬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木蠹蛾科 Cossidae
Holcocerus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木蠹蛾科 Cossidae
Holcocerus
中文俗名
柳木蠹蛾;黑波木蠹蛾;金银花木蠹蛾
分布区域
国内分布广泛,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均有发生。
形态描述
成虫:雌蛾体长28~33mm,翅展55~60mm;雄蛾体长26~28mm,翅展48~58mm。全体灰褐色。头小,复眼大,圆形,黑褐色;触角丝状,稍扁,灰褐色,约为前翅长度的一半。胸部背面毛丛显著,前胸后缘毛丛黑色,中胸盾片前、后缘毛丛均为白色,而小盾片毛丛为黑色。前翅灰褐色,密布黑褐色弯曲条纹,外横线以内,中室至前缘一带呈黑褐色。后翅浅灰色,无明显条纹;反面具褐色条纹,中部有一褐色圆斑。
卵:椭圆形,长约1.2mm,卵表面有纵行隆脊,中间具横行刻纹。初产时乳白色,后渐变为浅灰色,孵化前是暗褐色。
幼虫:成熟幼虫体长40~60mm。头部黑紫色,有不规则的细纹。前胸背板上有紫褐色斑纹1对,胸足黄褐色。胴部各节背板及体侧紫红色,有光泽,排列有黄褐色、稀疏整齐的短毛,气门围片深褐色。腹部腹面扁平,色稍淡,节间膜为黄褐色,腹足趾钩三序环状,臀足趾钩双序横带。
蛹:体长27~38mm,暗棕褐色,稍向腹面弯曲。第2~6腹节背面各具2行刺列,前行较粗,后行较细;第7~9腹节背面只具前行刺列。腹末肛孔外围有齿突3对。
卵:椭圆形,长约1.2mm,卵表面有纵行隆脊,中间具横行刻纹。初产时乳白色,后渐变为浅灰色,孵化前是暗褐色。
幼虫:成熟幼虫体长40~60mm。头部黑紫色,有不规则的细纹。前胸背板上有紫褐色斑纹1对,胸足黄褐色。胴部各节背板及体侧紫红色,有光泽,排列有黄褐色、稀疏整齐的短毛,气门围片深褐色。腹部腹面扁平,色稍淡,节间膜为黄褐色,腹足趾钩三序环状,臀足趾钩双序横带。
蛹:体长27~38mm,暗棕褐色,稍向腹面弯曲。第2~6腹节背面各具2行刺列,前行较粗,后行较细;第7~9腹节背面只具前行刺列。腹末肛孔外围有齿突3对。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茎
为害症状
缺刻
为害特点
寄主为数十种阔叶木本或藤本植物,其中药用植物寄主有金银花、丁香、山荆子、银杏等。幼虫钻蛀寄主植株枝干韧皮部和外层木质部为害,形成广阔而不规则的密集虫道,茎秆被蛀空,严重破坏植株的生理机能,阻碍植株内水分和养分的输导,致使植株长势衰弱,甚至整株枯死。为害金银花时,常造成枝条叶片变黄、脱落,新抽枝条短、叶小,植株长势衰弱,开花减少,严重的花枝大量干枯,全株枯死。榆木蠹蛾在各金银花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老产区发生较重。据报道,山东临沂地区10年以上的金银花植株被害率为37%~52%,最高达90%左右。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2年发生l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被害植株的主干、枝条内越冬。经2次越冬的幼虫于第3年4月中下旬开始活动,继续钻蛀为害,5月下旬陆续在虫道内或寄主附近土中化蛹,6月下旬至7月中旬多数成虫羽化,并很快产卵。7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盛期。当年幼虫于10月中旬开始在虫道内越冬,次年4月中旬恢复活动。
成虫昼夜均可羽化,以傍晚19~21时为多。成虫发生始期和末期雄蛾居多,盛期雌蛾居多。成虫白天静伏于根际或枝干下,夜间活动,趋光性强,成虫羽化后当晚即可交配。交配后,雌蛾沿树干爬行,寻找适宜场所产卵。卵多产于较粗枝干伤疤或树皮裂缝处。卵块产,排列紧密,每块10~40粒,少则3~5粒。每雌产卵134~940粒,平均475粒;雌虫寿命4~5天,雄虫寿命3~4天。卵历期13~18天,平均15天。幼虫15~20龄。初孵幼虫多群集取食卵壳及树皮;2~3龄后在树干及粗枝上爬行,常三五头至数十头一起成群自树皮裂缝处侵入,蛀食蛀孔四周韧皮部形成片状或槽状虫道;5龄后沿树干爬行到树根或主干基部,钻入木质部向下蛀食为害。幼虫老熟后多在寄主周围土中3~11cm处或原虫道内作茧化蛹。茧灰褐色,长35~55mm,呈长圆筒形,一端较小。蛹期26~40天。羽化前蛹出茧,在土壤或虫道内向上蠕动,待蛹体前半部伸出土表或洞口后羽化,蛹壳一半留洞内或土内,一半外露。
成虫昼夜均可羽化,以傍晚19~21时为多。成虫发生始期和末期雄蛾居多,盛期雌蛾居多。成虫白天静伏于根际或枝干下,夜间活动,趋光性强,成虫羽化后当晚即可交配。交配后,雌蛾沿树干爬行,寻找适宜场所产卵。卵多产于较粗枝干伤疤或树皮裂缝处。卵块产,排列紧密,每块10~40粒,少则3~5粒。每雌产卵134~940粒,平均475粒;雌虫寿命4~5天,雄虫寿命3~4天。卵历期13~18天,平均15天。幼虫15~20龄。初孵幼虫多群集取食卵壳及树皮;2~3龄后在树干及粗枝上爬行,常三五头至数十头一起成群自树皮裂缝处侵入,蛀食蛀孔四周韧皮部形成片状或槽状虫道;5龄后沿树干爬行到树根或主干基部,钻入木质部向下蛀食为害。幼虫老熟后多在寄主周围土中3~11cm处或原虫道内作茧化蛹。茧灰褐色,长35~55mm,呈长圆筒形,一端较小。蛹期26~40天。羽化前蛹出茧,在土壤或虫道内向上蠕动,待蛹体前半部伸出土表或洞口后羽化,蛹壳一半留洞内或土内,一半外露。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榆木蠹蛾趋向为害长势衰弱的植株,幼虫多从旧虫孔、树皮裂缝或伤口等处侵入,故加强药用植物管理、防止机械损伤,使植株生长旺盛,可减少幼虫侵入。可结合修剪,去除虫枝、弱枝及徒长枝能起到减少虫害、提高产量的作用。
2. 物理防治 成虫盛发期用黑光灯诱杀,可显著减少田间卵量。
3. 生物防治 榆木蠹蛾的天敌有蠹蛾黑卵蜂、螳螂、螽蟖、白僵菌等。蠹蛾黑卵蜂为木蠹蛾专性卵寄生蜂,自然条件下,卵块寄生率22.9%~91.7%,白僵菌自然寄生率可达86.7%,应保护和利用这些自然资源。
4. 化学防治 在卵孵盛期,用药剂喷洒于枝中下部;幼虫蛀入木质部深处后,可用棉球蘸药液,塞入虫孔内,或将上述药液注入虫道内,外用泥土封口,毒杀幼虫;用药液在金银花植株基部灌浇。
2. 物理防治 成虫盛发期用黑光灯诱杀,可显著减少田间卵量。
3. 生物防治 榆木蠹蛾的天敌有蠹蛾黑卵蜂、螳螂、螽蟖、白僵菌等。蠹蛾黑卵蜂为木蠹蛾专性卵寄生蜂,自然条件下,卵块寄生率22.9%~91.7%,白僵菌自然寄生率可达86.7%,应保护和利用这些自然资源。
4. 化学防治 在卵孵盛期,用药剂喷洒于枝中下部;幼虫蛀入木质部深处后,可用棉球蘸药液,塞入虫孔内,或将上述药液注入虫道内,外用泥土封口,毒杀幼虫;用药液在金银花植株基部灌浇。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为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