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翅菜叶蜂 Athalia rosae japanensis/ 黄芩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膜翅目 Hymenoptera
叶蜂科 Tenthredinidae
Ath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膜翅目 Hymenoptera
叶蜂科 Tenthredinidae
Athalia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除新疆、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6~8mm,头、中胸背板两侧后部及后胸大部分为黑色,其余部分橙黄色;翅膜质透明,淡黄褐色,前翅前缘有1黑带与翅痣相连。
卵:近圆形,乳白色变乳黄色。
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约15mm,头黑色,体灰蓝色或灰黑色,体上多皱褶,且密布颗粒状突起。
蛹:黄白色。
卵:近圆形,乳白色变乳黄色。
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约15mm,头黑色,体灰蓝色或灰黑色,体上多皱褶,且密布颗粒状突起。
蛹:黄白色。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叶
为害症状
缺刻
为害特点
主要为害芜菁、萝卜、油菜、甘蓝、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近年来,黄翅菜叶蜂对黄芩果荚的蛀害率常年在40%左右,严重的达80%以上,影响黄芩种子生产。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在河北承德1年4~5代,以老熟幼虫于土中越冬,翌年春季化蛹,越冬成虫最早于4月上旬出现,4代幼虫分别于5月上旬至6月中旬、6月上旬至7月中旬、7月上旬至8月中旬和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出现,有世代重叠现象。春季成虫羽化后先在野生寄主植物上活动,6月转移到黄芩植株上为害。成虫羽化当天即可交尾,交尾后1~2天产卵,2~4天产卵最多,单雌最多可产120粒卵,卵主要集中于黄芩果荚背面。卵期春秋季11~14天,夏季6~9天,幼虫期10~20天,最长36天。幼虫共5龄,在早晨和傍晚活动取食最盛,5龄幼虫食量最大。幼虫有假死现象,受惊后卷缩成团。幼虫孵化后从果荚背面的夹缝处钻入果荚内蛀食黄芩种子,蛀空后转入其他果荚继续为害;高龄幼虫常在黄芩叶片上栖息,取食时从果荚正面蛀入内部取食种子。1头幼虫可蛀害果荚6~10个。受害果荚逐渐变黑,一般正面留有圆孔。幼虫老熟后在浅层土壤(1~3cm)中作茧化蛹,蛹期7~10天。成虫飞翔力较强,白天活动,不同季节其日活动高峰不同,5~6月和9月活动高峰期多为上午8:30至下午5时;7~8月气温较高时活动高峰期为上午7~9时和下午4~6时,中午高温时静伏于黄芩的下位叶片。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作物采收后及时耕翻土地,消灭一部分虫源;秋冬深耕、于各代蛹期锄地,可杀灭部分表层中的蛹,减少虫源。
2. 物理防治 利用幼虫假死性,振落捕杀。
2. 物理防治 利用幼虫假死性,振落捕杀。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为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