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喜斑粉蝶 Delias pasithoe / 檀香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粉蝶科 Pieridae
斑粉蝶属 Delias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粉蝶科 Pieridae
斑粉蝶属 Delias
中文俗名
檀香粉蝶;红肩斑粉蝶;红肩粉蝶;褐基斑粉蝶;艳粉蝶;基红粉蝶;藤粉蝶
分布区域
国外分布于中南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国内分布于云南、福建、海南、广东、广西、香港、台湾等地。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20~27mm,翅展62~80mm,雌虫头、胸部黑色,被灰色毛,复眼茶褐色。触角黑褐色。腹部背面灰黑色,腹面灰白色。前翅正面黑色,翅室有界限不清的白色长卵形斑。后翅正面翅基红色,中域白色,被黑色翅脉分割,臀区黄色。翅黑褐色,前后翅均有1个白色小横脉斑。近外缘有7~8个灰白色戟型斑排列成弧形。后翅近外缘有5个黄色戟型斑。臀区几乎全为黄色;反面翅基有红色带,斑纹鲜黄色。雄似雌,惟翅黑色,中部斑纹为淡蓝灰色。
卵:长圆筒形,顶部较尖,直立;长约1.4mm,宽约0.7mm;具纵脊,淡黄至深黄色。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30~35mm。头和臀板黑褐色,足黑色,前背板和各体节棕红色。中胸及以后各节具黄横带半环于背体侧,其中有数根黄色长毛排成1横列,趾钩为三序中带,一侧有小趾钩数枚。
蛹:长22~28mm,纺锤形,橘红色夹有黄横带,气门和腹端黑色。体具多数疣突和脊突。前胸、中胸背部隆起成屋脊状。臀棘有钩刺百个。
卵:长圆筒形,顶部较尖,直立;长约1.4mm,宽约0.7mm;具纵脊,淡黄至深黄色。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30~35mm。头和臀板黑褐色,足黑色,前背板和各体节棕红色。中胸及以后各节具黄横带半环于背体侧,其中有数根黄色长毛排成1横列,趾钩为三序中带,一侧有小趾钩数枚。
蛹:长22~28mm,纺锤形,橘红色夹有黄横带,气门和腹端黑色。体具多数疣突和脊突。前胸、中胸背部隆起成屋脊状。臀棘有钩刺百个。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叶
为害症状
缺刻
为害特点
已知寄主植物有11种,其中桑寄生科8种,檀香科2种,大戟科1种。除为害桑寄生科的多种桑寄生和檀香科的檀香外,还能为害檀香科的寄生藤。报喜斑粉蝶初孵幼虫嚼食小量檀香叶片表皮,2龄以后在叶片叶缘为害,形成缺刻,严重时,常造成全株光秃无叶,影响檀香植株生长。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在所有的檀香种植区都未发现越冬现象。在广州1年4代;第1代幼虫11月中至翌年1月中下旬;第2代在2月初至4月上旬;第3代在3月下旬至5月上下旬,第4代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在海南1年3代;第1代发生期为头年12月下旬(或11月)至当年3月中旬;第2代为2月上旬至4月上旬;第3代为3月下旬至4月(或5月上旬)。第2代虫口密度高,为害重,世代重叠。
成虫一般在晴天上午8~10时羽化。羽化后6~8小时交尾。产卵一般在上午8~11时和下午2~5时。卵产于近叶片顶端的叶面或叶背,以叶面为多。卵粒排列较紧密,竖立,每块卵的粒数不等,平均50粒左右。卵期7~13天。孵化时间以清晨为盛,孵化时幼虫从近卵顶处咬孔爬出。初孵幼虫先吃掉卵壳,然后嚼食小量叶片表皮,2龄以后在叶片叶缘为害,形成缺刻,4~5龄为暴食期。幼虫常常喜欢聚集在一起,吃尽一枝叶片再转移他枝为害。幼虫历期,在春天和初夏为21~28天,冬季50~65天。老熟幼虫,春秋代多在檀香枝叶上化蛹,夏天爬到寄主植物或周围灌木、杂草丛中较阴凉处化蛹。化蛹前1~2天不食不动,身体缩短,体色偏红,并吐丝将尾足粘在叶片或小枝上,然后再吐一丝带围在第1腹节处,最后缚在小枝或叶片上固定化蛹。蛹期,10~14天。报喜斑粉蝶喜冷凉,忌高温炎热。冬春季节,檀香受害最严重,夏秋两季月平均温度在32℃以上不见其为害。
成虫一般在晴天上午8~10时羽化。羽化后6~8小时交尾。产卵一般在上午8~11时和下午2~5时。卵产于近叶片顶端的叶面或叶背,以叶面为多。卵粒排列较紧密,竖立,每块卵的粒数不等,平均50粒左右。卵期7~13天。孵化时间以清晨为盛,孵化时幼虫从近卵顶处咬孔爬出。初孵幼虫先吃掉卵壳,然后嚼食小量叶片表皮,2龄以后在叶片叶缘为害,形成缺刻,4~5龄为暴食期。幼虫常常喜欢聚集在一起,吃尽一枝叶片再转移他枝为害。幼虫历期,在春天和初夏为21~28天,冬季50~65天。老熟幼虫,春秋代多在檀香枝叶上化蛹,夏天爬到寄主植物或周围灌木、杂草丛中较阴凉处化蛹。化蛹前1~2天不食不动,身体缩短,体色偏红,并吐丝将尾足粘在叶片或小枝上,然后再吐一丝带围在第1腹节处,最后缚在小枝或叶片上固定化蛹。蛹期,10~14天。报喜斑粉蝶喜冷凉,忌高温炎热。冬春季节,檀香受害最严重,夏秋两季月平均温度在32℃以上不见其为害。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人工捕杀,报喜斑粉蝶卵、幼虫、蛹都很集中,可集中摘除处理。
2. 生物防治 报喜斑粉蝶卵期天敌有马来亚跳小蜂Ooencyrtus malayensis Ferriere,6月下旬卵寄生率极高,几乎达100%;幼虫期天敌有绒茧蜂Apanteles sp.寄生,海南蝽可吸食幼虫体液;蛹期天敌有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obseurata Walker、松毛虫匙鬃瘤姬蜂Theronea zebra diluta Gupta及一种追寄蝇寄生。6月蛹被广大腿小蜂寄生率30%~40%,有时高达88.8%。此外,还有白僵菌、病毒及细菌寄生幼虫和蛹;螂螳可捕食幼虫,对该虫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将所摘回的卵、幼虫、蛹放入寄生蜂保护器,待寄生蜂或蝇羽化出来时,放回檀香地,以增加寄生蜂或蝇的田间寄生率;2~4代寄生蜂的田间寄生率很高,而第1代寄生率较低,第1代幼虫发生期可用BT喷雾防治。
2. 生物防治 报喜斑粉蝶卵期天敌有马来亚跳小蜂Ooencyrtus malayensis Ferriere,6月下旬卵寄生率极高,几乎达100%;幼虫期天敌有绒茧蜂Apanteles sp.寄生,海南蝽可吸食幼虫体液;蛹期天敌有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obseurata Walker、松毛虫匙鬃瘤姬蜂Theronea zebra diluta Gupta及一种追寄蝇寄生。6月蛹被广大腿小蜂寄生率30%~40%,有时高达88.8%。此外,还有白僵菌、病毒及细菌寄生幼虫和蛹;螂螳可捕食幼虫,对该虫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将所摘回的卵、幼虫、蛹放入寄生蜂保护器,待寄生蜂或蝇羽化出来时,放回檀香地,以增加寄生蜂或蝇的田间寄生率;2~4代寄生蜂的田间寄生率很高,而第1代寄生率较低,第1代幼虫发生期可用BT喷雾防治。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为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