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额负蝗 Atractomorpha sinensis / 蒙古黄芪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直翅目 Orthoptera
锥头蝗科 Pyrgomorphidae
负蝗属 Atractomorpha
中文俗名
中华负蝗
分布区域
国内分布于甘肃、青海、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形态描述
成虫:雌虫体长28~35mm,体草绿色、绿或黄绿色。自复眼的后下方沿前胸背板侧片的底缘,有略呈红色的纵条纹,上有1列淡黄色的颗粒状突起。头锥形,顶端较长,颜面颇向后倾斜,和头顶组成锐角,颜面隆起较狭,具有明显的纵沟。触角粗短,剑状。前胸背板宽平,3条横沟明显,中胸腹板侧叶间中隔较宽。前翅较长,顶端较尖。后翅基部玫瑰色,略短于前翅。腹末产卵瓣狭长,上产卵瓣的上外缘具细齿。雄虫体长19~23mm,尾须圆锥形,顶端圆形,其他同雌性成虫。
卵:长椭圆形,黄褐色至深黄色。若虫:共5龄,体较小似成虫,2龄以后出现翅芽,高龄若虫翅芽长达腹部第3节。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茎,叶
为害症状
缺刻
为害特点
药用植物寄主有黄芪、白芷、党参、防风、丹参、云木香、泽泻、柴胡等。成虫和若虫取食植株叶片,造成残缺,为害严重时仅剩叶柄。
发生高峰期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发生规律
1年1~3代,以卵在土中越冬。2代发生区越冬卵于5月下旬孵化为若虫取食为害,7月中旬羽化,继续取食,并交尾产卵。8月上旬第2代若虫孵化出土,9月中旬雌虫开始产卵越冬。3代发生区每年4月越冬卵孵化为若虫,5月中下旬第1代成虫出现,6月中下旬产卵,7月上中旬卵孵化为第2代若虫。8月下旬至9月上旬出现第2代成虫。10月下旬以后第3代成虫产卵越冬。短额负蝗趋向植株茂密、温湿度较高的环境,早晚取食最多。土壤潮湿,双子叶杂草多,利于短额负蝗的发生。沟渠两旁的苍耳、野苋、葎草、小蓟、红蓼等都是负蝗喜食的植物。栖息环境适宜,食料丰富,发生量大。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秋季结合清理田园,铲除杂草,整修沟渠,使蝗卵暴露,被天敌取食或受冻致死,以减少次年虫口发生基数。
2. 化学防治 若虫发生盛期施药防治效果好。选择适宜的化学药剂加适量的水混入l~1.5kg麦麸中,拌和均匀做成毒饵,撒入黄芪田中。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
为害照片
查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