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木蠹蛾 Zeuzera coffeae / 檀香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木蠹蛾科 Cossidae
Zeuzer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木蠹蛾科 Cossidae
Zeuzera
中文俗名
咖啡豹蠹蛾;咖啡豹纹木蠹蛾;咖啡黑点蠹蛾;茶枝木蠹蛾;棉茎木蠹蛾
分布区域
国外分布于欧洲、西非、南亚、东南亚及中国东部和南部。国内主要分布在华南、西南、华东、华中、台湾等地。
形态描述
成虫:雌蛾体长12~26mm,翅展40~50mm,触角丝状;雄蛾体长11~15mm,翅展30~36mm,触角基部羽状、端部丝状。体被灰白色鳞毛。胸部背面有青蓝色斑点6个。翅灰白色,翅脉间密布大小不等的青蓝色短斜斑点,翅外缘在翅脉端部具有青蓝色斑点。后翅斑点较淡。腹部灰白色,背面中央、两侧共有5列青蓝色斑点;第8节背面青蓝色。
卵:椭圆形,长为0.85~0.9mm,宽为0.75~0.8mm,初产时橙黄色或淡黄色,后变为淡红色,少数橘红色,孵化前紫黑色。卵壳薄而表面无纹饰。
幼虫:老熟时体长28~50mm,头淡赤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条纵向的黄色细线,后缘有1黑褐色突起,布满小齿突,前两排整齐,中间数齿较小,腹面色较淡。臂板及第2节基部黑色;预蛹期幼虫体黄白色,头淡赤褐色,前胸背板黑色,较硬,后缘有锯齿状小刺1排,中胸至腹部各节有横排的黑褐色小颗粒状隆起。
蛹:长圆筒形,雌蛹长为16~42mm,雄蛹长为14~34mm,蛹的头端有1个尖的大齿突,形似鸟喙。体色较深,呈褐色,化蛹初期淡褐色,后呈黄褐色;近羽化时每一腹节侧面出现2个圆形黑斑,背面有1个灰黑色横条斑,末节背面有1排齿突,其余各腹节均有2圈横行排列的齿突,腹部末端有6对臀棘。
卵:椭圆形,长为0.85~0.9mm,宽为0.75~0.8mm,初产时橙黄色或淡黄色,后变为淡红色,少数橘红色,孵化前紫黑色。卵壳薄而表面无纹饰。
幼虫:老熟时体长28~50mm,头淡赤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条纵向的黄色细线,后缘有1黑褐色突起,布满小齿突,前两排整齐,中间数齿较小,腹面色较淡。臂板及第2节基部黑色;预蛹期幼虫体黄白色,头淡赤褐色,前胸背板黑色,较硬,后缘有锯齿状小刺1排,中胸至腹部各节有横排的黑褐色小颗粒状隆起。
蛹:长圆筒形,雌蛹长为16~42mm,雄蛹长为14~34mm,蛹的头端有1个尖的大齿突,形似鸟喙。体色较深,呈褐色,化蛹初期淡褐色,后呈黄褐色;近羽化时每一腹节侧面出现2个圆形黑斑,背面有1个灰黑色横条斑,末节背面有1排齿突,其余各腹节均有2圈横行排列的齿突,腹部末端有6对臀棘。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茎
为害症状
缺刻
为害特点
寄主植物主要有檀香、白木香、咖啡、可可、茶树、油梨、金鸡纳、番石榴、石榴、梨、苹果、桃、枣、荔枝、龙眼、柑橘、棉、杨、木槿、大红花、台湾相思、乌桕等。咖啡豹蠹蛾以幼虫在檀香的枝条或树干木质部取食为害,受害植株叶片发黄,长势缓慢衰弱,严重时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枯死。世界上檀香生产国,栽培檀香均受到咖啡木蠹蛾的为害,茎干受害后风吹易折,形成长短不一的材质。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该虫在云南、广东、福建1年2代,贵州等省1年1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受害寄主枝条或茎干内越冬。其中老熟幼虫占55%左右。大部分幼虫越冬后不再取食,至翌年3月开始取食为害。3月底至4月初化蛹,4月上中旬可见初孵幼虫在檀香的幼嫩枝条上为害。第2代8月下旬至9月上旬化蛹,9月上中旬羽化。羽化以清晨为多,羽化后的当晚或翌日交尾,羽化后的成虫昼伏夜出,产卵于当年生新梢中下部的腋芽处、分枝处和树皮裂缝等处,卵多单产(或卵块),卵多而分散。幼虫孵化后吐丝结网覆盖卵块,群集于丝幕下取食卵壳,2~3天后扩散,从檀香嫩枝顶端几个腋芽处蛀入,致使嫩枝萎蔫干枯。幼虫共6龄,初孵幼虫首先从上部的腋芽处蛀入,在木质部内取食3~5天后,被害处以上的树叶枯死。随后幼虫钻出向下转移,或转于枝条中下部再蛀入为害,上行蛀食髓心,每隔一定的距离向外蛀一排粪孔,将粪粒排出。幼虫一旦蛀入枝干,在蛀入孔的木质部做环状取食,形成“蛀环”,风吹枝干极易折断。幼虫蛀食木质部常将粪便从蛀孔排出,散落地面。根据散落的粪便即可找到枝干被危害的部位。幼虫期长达240~250天,蛀害孔道一般长300~800mm,绝大多数是1虫蛀害1枝,少有转枝为害现象。11月底逐渐停食,12月进入越冬阶段。成熟幼虫常在虫道内化蛹,将要羽化时靠蛹尾摆动移向蛀孔,一半露出孔外,羽化时冲破蛹壳而出。咖啡豹蠹蛾喜晴朗、高温、干燥天气,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18℃~32℃。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咖啡豹蠹蛾每雌产卵300~800粒,多者可达1100粒,卵自然孵化率达90%~100%。因此,控制越冬代成虫基数是防治关键。通过秋冬季田间修枝整形及结合田间管理,及时剪除虫枝烧毁或捕杀虫害枝内幼虫;根据地面散落的虫粪,寻找受害枝条和虫道孔口,用细铁丝从蛀孔或排粪孔插入向上反复穿刺,可将幼虫刺死;在4~5月和8~9月间,若发现檀香植株上部有萎蔫的嫩梢应立即剪除,集中烧毁。
2. 物理防治 成虫产卵前期,采用耐晒塑料薄膜包裹主干,阻止成虫产卵,防止为害;在成虫盛发期,在林地间安装杀虫灯诱杀成虫。
3. 化学防治 用注射器从孔口注入药剂,然后用黄泥封住孔口,杀死里面的幼虫。
2. 物理防治 成虫产卵前期,采用耐晒塑料薄膜包裹主干,阻止成虫产卵,防止为害;在成虫盛发期,在林地间安装杀虫灯诱杀成虫。
3. 化学防治 用注射器从孔口注入药剂,然后用黄泥封住孔口,杀死里面的幼虫。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为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