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白绢病 / 玄参

病原
白绢薄膜革菌 Sclerotium rolfsii
科属分类
真菌界 Fungi
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
蘑菇纲 Agaricomycetes
无乳头菌目 Atheliales
无乳头菌科 Atheliaceae
小核属 Sclerotium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形态描述
病原菌丝洁白、绢丝状,从中心向四周辐射状扩展。菌丝有横隔,分枝常呈直角,分枝基部略缢缩。 菌核大多圆形,直径为0.9~1.3mm。2~3个或多个菌核能互相联接在一起。菌核表生,球形或椭圆形,平滑而有光泽如油菜籽,由白色变黄褐色。内部白色,构成细胞多角形,表面的细胞色深而小。菌核萌发时其周围长出辐射状白色菌丝体。 病原菌在自然条件下不易产生担子。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为害特点
白绢病在玄参上为害亦很严重。受害植株根及茎基部变褐腐烂,病部及附近土面长有白色绢状菌丝体,并结生很多油菜籽状的菌核。地上部植株萎蔫枯死。
发生高峰期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菌丝体也能在病根芽头上存活。菌核随病土、水流、耕作传播。菌丝沿地下土壤裂缝或地面生长蔓延,为害相邻的植株引起发病。在高温季节,植株生长在郁闭、潮湿及疏松砂壤土中最有利于发病。在浙江、江苏4月开始发病,夏季最严重,一直延续到9月。在四川5~9月为病害主要发生时期。
防治方法
(1)选择无病田块种植。与禾本科植物轮作。选用无病种芽繁殖。(2)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在病穴撒施生石灰。多雨潮湿地应高畦,合理密植以保持株间通风降湿。(3)用哈茨木霉制成木霉麸皮生物制剂,在玄参栽种、育苗阶段施入土壤,可以有效防治白绢病。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
被害照片
查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