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霜霉病 / 蒙古黄芪
病原
黄芪霜霉菌 Peronospora astragalina
科属分类
假菌界 Chromista
卵菌门 Oomycota
霜霉纲 Peronosporea
霜霉目 Peronosporales
霜霉科 Peronosporaceae
霜霉属 Peronospora
卵菌门 Oomycota
霜霉纲 Peronosporea
霜霉目 Peronosporales
霜霉科 Peronosporaceae
霜霉属 Peronospora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形态描述
该菌孢囊梗自气孔伸出,多为单枝,偶有多枝,无色,全长224.0~357.4μm×6.1~8.2μm,主轴长占全长2/3,上部二叉状分枝4~6次,末端直或略弯,呈锐角或直角张开,大小7.7~15.9μm×1.5~2.5μm。孢子囊卵圆形,一端具突,无色,大小18.0~28.3μm×14.1~20.6μm。藏卵器近球形,淡黄褐色,大小43.7~61.7μm×43.7~61.7μm。雄器棒状,侧生,单生,大小30.8~39.8μm×9.0μm。卵孢子球形,淡黄褐色,直径23.1~36.0μm。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叶
为害症状
变色
为害特点
该病有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特征。在1~2年生黄芪植株上表现为局部侵染,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边缘生模糊的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淡褐色至褐色,叶背相应部位生有白色至浅灰白色霉层,即病原菌孢囊梗和孢子囊;发病后期霉层呈深灰色,严重时植株叶片发黄、干枯、卷曲、中下部叶片脱落,仅剩上部叶片。在三年生以上植株上多表现为系统侵染,即全株矮缩,仅有正常植株的1/3高、叶片黄花变小,其他症状与上述局部侵染症状相同。在甘肃省黄芪各主产区普遍发生,且发生较重,病株率普遍达43%~100%。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病菌随病残体在地表及土壤中越冬或在多年生植株体内越冬。翌年,环境适宜时,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病菌侵染寄主,引起初侵染。在甘肃省陇西县5月上中旬当多年生黄芪植株返青后不久,即出现系统侵染的症状,成为田间发病中心,可引起局部侵染并扩大蔓延。病部产生的孢子囊借气流风雨传播,引起多次再侵染。一般在7月上中旬开始发病,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为盛发期。通常中、上部叶片发病重,下部叶片发生较轻。发病后期病残组织内形成大量的卵孢子,卵孢子随病叶等病残组织落入土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降雨多、露时长、湿度大,特别是在7~8月连续的阴雨天气病害蔓延迅速。在甘肃省岷县、漳县等高海拔地区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
(1)栽培措施 增施磷、钾肥,提高寄主抗病性;合理密植,以利通风透光,减轻病害蔓延;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或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兑水喷施,每8~10天喷施1次,连续喷药2~3次。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被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