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斑枯病 / 紫苏

病原
紫苏壳针孢 Septoria perillae
科属分类
真菌界 Fungi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粪壳菌纲 Sordariomycetes
地位未定 Incertae sedis
地位未定 Incertae sedis
壳针孢属 Septoria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形态描述
分生孢子器叶面生,球形,直径70~90μm;分生孢子圆柱形,向顶端渐细,直、波浪状弯曲或扭曲,具1~3个隔膜,大小24~32μm×1~2μm。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为害特点
病菌为害叶片,产生大小不等暗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边缘黑褐色,中央褐色或淡褐色,上生许多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绿色叶片上的病斑比紫色叶片上的病斑明显。严重时病斑汇合成片,使病叶干枯而提早脱落。
发生高峰期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发生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6月至收获前为发病期。温暖高湿利于病害发生。田间通风透光差时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减少菌源。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2)发病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7~10天1次,连续喷2~3次。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
被害照片
查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