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萎蔫病 / 半夏

病原
镰孢菌(半夏) Fusarium sp.
科属分类
真菌界 Fungi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粪壳菌纲 Sordariomycetes
肉座菌目 Hypocreales
丛赤壳科 Nectriaceae
镰孢属 Fusarium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形态描述
该菌菌丝无色有隔,粗1.18~3.55μm;小型分生孢子多,单胞,椭圆形、近圆形,大小5.88~9.41μm×2.35~4.12μm。大型分生孢子,直或弯月形,两端渐细,具2~4隔膜,多为3隔膜,大小24.7~36.46μm× 3.53~5.29μm。单瓶梗,大小16.46~27.0μm×2.32~2.94μm。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为害特点
病菌主要为害球茎。植株发病后,地上部分叶片发黄、萎蔫、枯死。球茎干腐、粉质,自顶部向内扩展变灰白色粉质状。
发生高峰期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发生规律
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侵入寄主侵染为害。
防治方法
(1)耕作栽培措施 实行5年以上轮作,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病穴用生石灰消毒;收获后认真清除病残组织,集中销毁。(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磺酸盐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乙酸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灌根部,用药液75kg/667m2。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
被害照片
  • 半夏 半夏萎蔫病[8484]©陈君 2018-09-18
  • 半夏 半夏萎蔫病[8485]©陈君 2018-09-18
  • 半夏 半夏萎蔫病[8486]©陈君 2018-09-18
  • 半夏 半夏萎蔫病[8487]©陈君 2018-09-18
  • 半夏 半夏萎蔫病[8488]©陈君 2018-09-18
  • 半夏 半夏萎蔫病[8489]©陈君 2018-09-18
  • 半夏 半夏萎蔫病[8490]©陈君 2018-09-18
  • 半夏 半夏萎蔫病[8491]©陈君 2018-09-18
  • 半夏 半夏萎蔫病[8492]©陈君 2018-09-18
  • 半夏 半夏萎蔫病[8494]©陈君 2018-09-18
  • 半夏 半夏萎蔫病[8495]©陈君 2018-09-18
  • 查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