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高端论坛”在哈尔滨成功召开

2023-03-06 王世豪 阅读原文

2月25日,“绿色种药 慧赢未来”——首届“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高端论坛”在哈尔滨召开。会议由黑龙江省中药材发展处指导,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植保专委会、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黑龙江省联络站联合主办,北京中农国泰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01 主办方致辞


1.png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植保专委会理事长徐常青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要求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药材好,药才好”,中药材是中医药发展的物质基础,直接关系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临床疗效发挥。本次会议以“绿色种药 慧赢未来”为主题,旨在通过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源头提升中药材品质,以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为主线,围绕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三无一全”品牌建设、中药材质量保障、乡村振兴实施战略、质量追溯等行业热点问题,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企业开展政策解读、技术交流、展览展示、产需对接和品牌宣传等一系列相关活动,以期大力推进中药材基地的规范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建设,努力促进中药工业与中药农业、中药企业与科研团队、中药基地与绿色防控企业共建共享高品质中药材基地,推动关药高质量发展。


02 主题报告


焦桂莉: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2.png

黑龙江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局原局长、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黑龙江工作站站长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视,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等等。国家出台系列法律法规保障中药质量安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等。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省委确立了加快打造全省中医药千亿元产业目标。要求大发展、快发展,成立了省中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大力发展生物经济,围绕《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规划》,《全省中药材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推进人参、板蓝根、赤芍、五味子、刺五加、黄芪等道地药材规范化、规模化和生态化种植,叫响中药材原料龙江品牌。到2025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0万亩。

王沫:中药材 GAP 基地建设与“三无一全”品牌建设

3.png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湖北省荆楚药材研究院院长、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植保专委会副理事长

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的前身是由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任德权先生和张伯礼院士联合云南白药、宛西制药、振东制药、步长制药、天士力制药、康缘药业等共同发起,于2013年成立的“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2021年6月纳入由农业农村部主导成立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联盟理事长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院士担任。

2022年3月国家药监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新版中药材GAP)。实施GAP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建立中药材生产全程可追溯体系是落实GAP的具体有力措施。实施中药材GAP的意义:将成为基地企业、中药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发展中药材的抓手、是中药材生产企业规范化生产的技术指导原则、是中药生产企业供应商质量审核的技术标准、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延伸检查的技术依据。新版中药材GAP实施的四个责任主体:技术支撑主体、中药材生产主体、中药生产主体、监督管理主体。

“三无一全”是联盟打造的高质量中药材品牌,其内涵是:无硫磺加工、无黄曲霉毒素超标、无公害(包括无农残超标、无重金属超标、无使用生长调节剂促进采收器官的生长)及全过程可追溯。截至2021年,经评审核定,全国已有43家企业41个品种符合“三无一全”标准,2022年企业申报积极性高涨,业已评审核定完毕,待联盟大会正式发布。

陶波:中药材病虫草害减量防控及降残技术

4.png

东北农业大教授、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农药制剂与助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中药材植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近10年,国内中药材生产领域,无论是基地建设还是种植面积,都保持高速增长,其中云、贵、渝 、桂、甘是热点省份。疫情以来,中药材价格一直是涨的趋势,其中超过50种药材在2021年价格翻倍,部分药材如地黄、旱莲草涨价超过了300%,白扁豆大涨800%。随着《“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指出,稳定种植面积,提升药材质量,提高安全水平将成为下一步我国中药材产业发展目标。

黑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中药材种质混杂,缺乏良种良苗;无据可依,缺乏标准化种植技术;病虫草害发生严重;农药残留影响中药材品质。中药材主要病虫害:根腐病、立枯病、叶斑病、霜霉病、蚜虫、红蜘蛛、地老虎、蛴螬等。黑龙江省中药材田地块中杂草种类共有19 科 30 属 37 种,其中有4种重要杂草(青蒿、灰绿藜、小蓬草和稗草)、14种主要杂草和15种次要杂草,分别占总草的 12.12%,42.42%,45.45%。

5.png

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土壤存在以下问题:土壤黏重、潮湿等问题,易造成根腐病加重;土壤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土壤板结,通透性较差,影响中药材根部呼吸及养分汲取。可采取以下改良技术措施:通过生物土壤修复剂改善土壤黏重问题,增加土壤疏水性;通过物理吸附及生物钝化作用,改善土壤农药残留及重金属超标问题;通过生物刺激,提高土壤中生物活动,结合物理空隙原理,改善土壤板结问题,提高土壤透气能力;通过生物养分汲取,改善土壤微生物生活环境,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赋予土壤生命力;通过微生物降解,清除农药残留。

付俊范:东北中药材有害生物安全防控技术

6.png

沈阳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原院长、教授、国务院特贴专家、辽东山区中草药栽培及防病技术顾问

国家和辽宁省农业开发中药材项目评审专家

中药材病虫危害严重:种类多、危害重、抗性低、药剂少、难防治。

中药材有害生物种类: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害虫、杂草、害鼠。

中药材病虫草害类型: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根部病害、叶部病虫、地下害虫。杂草。

中药材病害发生要素:寄主植物、病原生物、栽培环境、人为干预。

中药材病虫防治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中药材病虫防治原则:提倡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安全防控。对标药典,严禁农药超标。

中药材病虫害安全防控技术要点

病虫防控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诊断,对症下药。

精选耕地建园:选择缓坡地,抗旱防涝、排水良好、无病无虫、无除草剂残留、高床栽培。

精选健康种苗:选择无病正品种苗;注意种苗消毒后种植。

保持田园卫生:秋末冬前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和虫源。

科学合理轮作:提倡与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根腐病)。

早期拔除病株:田间发现根腐病株立即清除,病穴用恶霉灵或生石灰浇灌消毒。

加强栽培管理:深耕深翻、精耕细作、合理密植、通风透光、增施有机肥磷钾肥。

及时药剂防治:预防病害可优先用生物农药,病虫发生必要时可选用低毒安全药剂。

陈亿兵:药用植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

7.png

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研究员级高级农艺师、黑龙江省中药材植保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黑龙江特色“龙药”近百种保护对象多、分布范围广。其中道地药材:刺五加、人参、平贝、五味子、黄芪、板蓝根、关防风、苍术、火麻仁、水飞蓟等。食药兼用作物:紫苏、沙棘、桔梗、北沙参、百合、蔓越莓等。

药材来源日趋农田化,重视野生资源保护,大力发展人工栽培替代。“龙药”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其中刺五加占80%、板蓝根占50%、人参占50%、关防风占40%、平贝占40%,多以人工栽培为主。

规模种植对农药依赖度增加,农药残留检出率为30%左右,防治对象较多以草荒为重。

黑龙江20万亩规模品种:板蓝根、人参、紫苏、刺五加、沙棘

黑龙江10万亩规模品种:苍术、关防风、赤芍

黑龙江5万亩规模品种:月见草、五味子、平贝、白鲜皮、返魂草、柴胡

中药材绿色防控用药存在以下问题:

缺少登记农药可用:急用当先缺乏科学评估,存在不确定风险

缺少实用技术可循:怎样成本更低、防效更好、农残更少、品质更好

缺少标准规范可依:法定农残限量指标少,生产技术规范中农药缺位

自2019年以来,为保障黑龙江省中药农业规范发展,解决“龙药”绿色防控“三缺”难题,助力种植基地科学化布局和标准化生产,省植保站通过《绿色植保工程项目》设立《中药材绿色防控药剂筛选专项》,开展绿色防控临时用药评估工作。省植保站牵头组建了一支40人规模的联合试验团队,涵盖科研、教学、推广、检测、生产等多个部门。四年来,项目累计获得省财政资助260.5万元,在平贝、人参、甜百合、蔓越莓、白鲜、黄芪、板蓝根、水飞蓟、赤芍、五味子、防风、玉竹、火麻、射干等14种药植开展试验124项,涉及农药有效成分和其它相关产品160多个。

徐常青:中药材有机种植规范化管理技术

8.png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技术工作组专家

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植保专委会理事长

有机食品: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激素、转基因等。

绿色食品: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限量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残留限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指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农产品,或以此为主要原料并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加工的农产品。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

有机产品须具备的条件:

原料须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

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须满足有机产品的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要求;

生产者在有机产品生产流通中,有完善的跟踪体系及完整的生产销售档案记录;

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的认证审查。

2023年2月统计全国有效证书26049张,证书数量前五位:云南(2579)、黑龙江(2263)、四川(1719)、贵州(1318)、浙江(1260)。

有机中药材生产的难点,病害防治中有机植保投入品的局限性如下:

种类少,登记少:

效果差:易分解、内吸性差、缺少助剂(表面活性剂)

适用性差:作用对象不明确、使用技术不明确、效果不明确、注意事项不明确

添加隐性成分:实质等同化学农药

有机植保投入品对策:

加快中药材领域登记:小作物登记(如中药材等)简化程序,降低成本、联合登记、登记肥料。

认证机构为降低认证风险,开展认证后增值服务:加大对真正符合有机生产要求投入品的推广(技术、产品)。

建立高风险预警信息库:提高优质产品推广力度,驱除假冒伪劣产品,净化市场。

成立相关行业组织:有机产业联盟已成立。

加强技术培训,持续改进。

姜佰文:肥料发展和中药材绿色施肥技术

9.png

东北农业大学教授、黑龙江省土壤肥料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绿色新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黑龙江省中药材植保专业委员会作物营养与健康组组长

      绿色施肥的总体原则:

      根据土壤肥力特点-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营养元素,土壤pH。

      根据药材需肥规律-根茎类和花果类。

      根据肥料营养特性-酸碱性,有机质、微生物和营养元素结合肥料。

      施好底肥是作物健康生长、优质高产的基础!

      1. 药材播种前或种苗、种块定植前施入底肥,当然也包括多年生中药材每年春、秋季基肥的施用,是作物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次施肥!如果因为人力、物力等条件限制只有用一次肥的条件,那么就只用这一次肥。原因:一是能够全生育期稳定、长效补充营养;二是改良土壤,并提高作物的抗性。另外,像平贝母、百合、黄精这样的药材,秋末还要发一次新根,施秋基肥比春基肥就更好一些!

      2. 底肥或春、秋基肥,应该都用什么肥料?用多少量?

(1)微生物类肥料。是防治土传病害的最佳时间。

(2)有机肥料。就是指各种农家肥、商品有机肥等。

(3)化学肥料:中低氮--高磷--低钾的化学肥料。

      3、施肥方法和用量

(1)沟施、穴施或撒施后旋耙均可,需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

(2)底肥用量:如:复合微生物肥料(氮磷钾=25%,有机质20%,有效活菌数≥0.2亿/克),一般每亩用量60-100公斤。

张丽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

10.png

东北农业大学副教授、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经济作物中心副主任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组织或完整植株的技术。目前已经有1000多种药用植物的离体培养技术获得成功。理论基础:细胞全能性。

优越性:需要的材料少;遗传背景高度一致性;重复性好、繁殖效率高;人工可控性强、可周年规模化生产。

植物脱毒技术:提纯复壮、珍稀资源保存。枸杞、当归、川贝母、怀菊花等已获得脱毒苗。

离体快速繁殖: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在短时间内获得遗传性一致的大量植株。

离体快繁器官形成方式:单芽发生型、丛生芽发生型、不定芽发生型、胚状体发生型、原球茎发生型。

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利用组织或细胞的大规模培养,通过调节各种生长参数和因素,生产人类需要的一些天然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糖类、生物碱、香料及其他活性化合物。细胞、不定根、毛状根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大规模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