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野螟 Heortia vitessoides / 白木香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草螟科 Crambidae
Heort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草螟科 Crambidae
Heortia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该虫在我国广泛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香港等南方各地;国外主要分布在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其范围从东南亚和东印度群岛到昆士兰州、新赫布里底群岛和斐济等国家。
形态描述
成虫:雌蛾体长10~14mm,翅展35~40mm;雄蛾体略小,体长约11mm,翅展30~32mm。头部淡黄色,触角线状、黑色,复眼黑色。胸部黄色,被有黑色横条纹。腹部6节,基部各节背面有黑色横条纹。翅膜质,前翅浅硫黄色,近基部有2个黑斑,内横线黑色,不连续,在径脉与臀脉处断开,外横线倾斜宽大不伸到翅内缘,中线宽大,在翅前缘及后角扩展,翅外域有蓝黑宽条纹。后翅外边缘有蓝黑色宽带,外缘线黑色,具绒毛,其余部分白色半透明。雄蛾腹部细长,黄色,末端尖,丛生黄色长毛。雌蛾腹部较粗壮,橘黄色,末端钝,环绕生殖孔有黑色短丛毛。
卵:扁圆形,直径约0.8mm,表面光滑。初产的卵为乳白色,之后逐渐变为黄色、红色,接近孵化前为黑色。呈块状,卵粒紧粘呈鱼鳞状排列。
幼虫:初孵幼虫体长1.2~1.5mm,头部黑色,体淡黄色。老熟幼虫体长25~28mm,头部红褐色,前胸背板黄褐色,体黄绿色,两侧有明显黑斑。气门椭圆形、褐色,胸、腹部气门上方各有1个长方形黑斑,与腹部第1~8节亚背线上每节的两个近圆形的黑斑排列成“品”字形。中胸、后胸在亚背线上有1对括弧形黑斑,第9腹节背部1黑斑多呈凹形。腹足4对,臀足1对,趾沟三序外侧缺环。
蛹:被蛹,长13~14mm。圆筒形至椭圆形,光滑。初期为淡黄色,后渐变为红褐色,接近羽化时变为黑色。复眼及上颚尖端黑色,触角向后。前翅包被达腹部第5节末,接近羽化时清晰可见灰白相间条纹。腹末端着生2对细短的钩状臀刺。茧:椭圆形,系老熟幼虫所吐丝质与土壤缀成,黑褐色(与做蛹室的泥土和材料颜色相关),薄而松。顶端常有1小孔,仅用一大块土粒与丝质黏附,为成虫羽化时的出口。
卵:扁圆形,直径约0.8mm,表面光滑。初产的卵为乳白色,之后逐渐变为黄色、红色,接近孵化前为黑色。呈块状,卵粒紧粘呈鱼鳞状排列。
幼虫:初孵幼虫体长1.2~1.5mm,头部黑色,体淡黄色。老熟幼虫体长25~28mm,头部红褐色,前胸背板黄褐色,体黄绿色,两侧有明显黑斑。气门椭圆形、褐色,胸、腹部气门上方各有1个长方形黑斑,与腹部第1~8节亚背线上每节的两个近圆形的黑斑排列成“品”字形。中胸、后胸在亚背线上有1对括弧形黑斑,第9腹节背部1黑斑多呈凹形。腹足4对,臀足1对,趾沟三序外侧缺环。
蛹:被蛹,长13~14mm。圆筒形至椭圆形,光滑。初期为淡黄色,后渐变为红褐色,接近羽化时变为黑色。复眼及上颚尖端黑色,触角向后。前翅包被达腹部第5节末,接近羽化时清晰可见灰白相间条纹。腹末端着生2对细短的钩状臀刺。茧:椭圆形,系老熟幼虫所吐丝质与土壤缀成,黑褐色(与做蛹室的泥土和材料颜色相关),薄而松。顶端常有1小孔,仅用一大块土粒与丝质黏附,为成虫羽化时的出口。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叶
为害症状
缺刻
为害特点
是近几年在我国白木香种植区危害最严重的一种食叶性害虫,目前发现仅为害白木香。发生严重时,被害株率高达90%以上。该虫以幼虫群集咬食白木香叶片,具有暴发性、暴食性的特点。单株虫口数量从几百头到上千头。由于虫口密度大,生长速度快,数天内便可把被害树叶片全部吃光,甚至树干及枝条皮层也被啃食,造成白木香林光秃无叶,严重时整株死亡,影响结香和沉香的产量。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黄野螟在广东化州地区1年发生8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成虫陆续羽化,4月中旬成虫开始产卵,4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各虫态在不同世代的发育历期不同,12月中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完成1个世代需要28~32天。
卵集中产在白木香幼嫩叶片背面,孵化率达95%以上,卵期3~4天。幼虫共5龄,具有爆发性、暴食性的特点。低龄幼虫群集取食,食量较小,3龄以后幼虫开始分散为害,食量大增。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周围的土壤中或枯枝落叶层间结蛹室化蛹,化蛹深度在距地表2cm左右,蛹期8~15天。成虫羽化多集中于夜间,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卵集中产在白木香幼嫩叶片背面,孵化率达95%以上,卵期3~4天。幼虫共5龄,具有爆发性、暴食性的特点。低龄幼虫群集取食,食量较小,3龄以后幼虫开始分散为害,食量大增。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周围的土壤中或枯枝落叶层间结蛹室化蛹,化蛹深度在距地表2cm左右,蛹期8~15天。成虫羽化多集中于夜间,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根据黄野螟在浅土层或枯枝落叶及杂草上化蛹习性,于冬季(即成虫羽化出土前,12月至翌年4月),在白木香树冠下浅翻土,使越冬蛹暴露于地面,人工消灭;或清除枯枝落叶和杂草烧毁,消灭越冬蛹;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虫性;黄野螟各代卵期、幼虫期,用枝剪摘除有虫枝叶;亦可利用其幼虫受惊吓坠地的习性,在幼虫期人为拨动被害枝条,待幼虫坠地后杀死。
2. 物理防治 根据黄野螟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于各代成虫羽化盛期,在白木香林间或林缘空旷位置,悬挂频振灯或黑光灯诱杀成虫,可以减少成虫数量,降低产卵量,达到降低虫口密度的目的。灯间距50~100m,如果树木较低,将杀虫灯挂在林间距离地面1.5~2m处;如果树木较高,可将杀虫灯挂在林缘空旷位置,以免林内灯光被遮蔽,定时清理接虫袋。
3. 生物防治 林间调查发现,海南蝽、蜘蛛、蚂蚁、蜻蜓等天敌可以捕食黄野螟幼虫和成虫,因此要尽量减少用药,保护天敌资源。
4. 化学防治 在每个世代3龄幼虫期,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选择阴天或晴天早晚,在林间喷施药剂防治。
2. 物理防治 根据黄野螟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于各代成虫羽化盛期,在白木香林间或林缘空旷位置,悬挂频振灯或黑光灯诱杀成虫,可以减少成虫数量,降低产卵量,达到降低虫口密度的目的。灯间距50~100m,如果树木较低,将杀虫灯挂在林间距离地面1.5~2m处;如果树木较高,可将杀虫灯挂在林缘空旷位置,以免林内灯光被遮蔽,定时清理接虫袋。
3. 生物防治 林间调查发现,海南蝽、蜘蛛、蚂蚁、蜻蜓等天敌可以捕食黄野螟幼虫和成虫,因此要尽量减少用药,保护天敌资源。
4. 化学防治 在每个世代3龄幼虫期,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选择阴天或晴天早晚,在林间喷施药剂防治。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为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