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绵蚧 Icerya purchasi / 蔓荆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半翅目 Hemiptera
硕蚧科 Margarodidae
Icery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半翅目 Hemiptera
硕蚧科 Margarodidae
Icerya
中文俗名
绵团蚧;白蚰;白蜱
分布区域
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欧洲、非洲、北美洲也有分布。
形态描述
雌成虫:椭圆形,无翅,体长5~6mm,宽3.7~4.2mm,橘红色,背面隆起,有较多黑色细毛,体背覆盖一层白色颗粒状蜡粉,腹部附有白色蜡质卵囊。雄成虫:体瘦小,长约3mm,翅展约8mm,胸部褐色,腹部橘红色,前翅狭长,灰褐色,后翅退化为匙形。
卵:长椭圆形,初产时橙黄色,后变为橘红色。若虫:1龄时椭圆形,体红色,眼、触角和足黑色,腹部末端有3对长毛。2龄若虫背面红褐色,上覆盖淡黄色蜡粉,体表多毛,雄虫明显较雌虫体形长,行动活泼。3龄若虫红褐色,触角已增长到9节,体毛更为发达。
蛹:橘红色,眼褐色,触角、翅芽和足均为淡褐色,腹末凹陷成叉。茧:长椭圆形,由白色疏松的蜡丝组成。
卵:长椭圆形,初产时橙黄色,后变为橘红色。若虫:1龄时椭圆形,体红色,眼、触角和足黑色,腹部末端有3对长毛。2龄若虫背面红褐色,上覆盖淡黄色蜡粉,体表多毛,雄虫明显较雌虫体形长,行动活泼。3龄若虫红褐色,触角已增长到9节,体毛更为发达。
蛹:橘红色,眼褐色,触角、翅芽和足均为淡褐色,腹末凹陷成叉。茧:长椭圆形,由白色疏松的蜡丝组成。
形态照片
![化州柚 吹绵蚧[19044]©陈君 2007-03-01](https://img.pests.cn/pic/1/2024/19044.jpg!simg)
![化州柚 吹绵蚧[19045]©陈君 2007-03-06](https://img.pests.cn/pic/1/2024/19045.jpg!simg)
![化州柚 吹绵蚧[19046]©陈君 2007-12-28](https://img.pests.cn/pic/1/2024/19046.jpg!simg)
![化州柚 吹绵蚧[19047]©陈君 2010-02-26](https://img.pests.cn/pic/1/2024/19047.jpg!simg)
![化州柚 吹绵蚧[12941]©陈君 2010-02-26](https://img.pests.cn/pic/24/2023/12941.jpg!simg)
![化州柚 吹绵蚧[12942]©陈君 2010-02-26](https://img.pests.cn/pic/24/2023/12942.jpg!simg)
![化州柚 吹绵蚧[12943]©陈君 2007-12-25](https://img.pests.cn/pic/24/2023/12943.jpg!simg)
![化州柚 吹绵蚧[12944]©陈君 2007-12-28](https://img.pests.cn/pic/24/2023/12944.jpg!simg)
![化州柚 吹绵蚧[12945]©陈君 2007-12-28](https://img.pests.cn/pic/24/2023/12945.jpg!simg)
![化州柚 吹绵蚧[12946]©陈君 2007-12-28](https://img.pests.cn/pic/24/2023/12946.jpg!simg)
![化州柚 吹绵蚧[12947]©陈君 2007-03-0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12947.jpg!simg)
![化州柚 吹绵蚧[12948]©陈君 2007-03-0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12948.jpg!simg)
![化州柚 吹绵蚧[12949]©陈君 2007-03-0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12949.jpg!simg)
![化州柚 吹绵蚧[12950]©陈君 2007-03-0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12950.jpg!simg)
![化州柚 吹绵蚧[12951]©陈君 2007-03-06](https://img.pests.cn/pic/24/2023/12951.jpg!simg)
![化州柚 吹绵蚧[12952]©陈君 2007-03-06](https://img.pests.cn/pic/24/2023/12952.jpg!simg)
![化州柚 吹绵蚧[12953]©陈君 2007-03-06](https://img.pests.cn/pic/24/2023/12953.jpg!simg)
![化州柚 吹绵蚧[12954]©陈君 2007-03-06](https://img.pests.cn/pic/24/2023/12954.jpg!simg)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为害特点
除为害化橘红外,还可为害柑橘、苹果、梨、桃、桑、棉、枇杷、栗等50余科250多种植物。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于枝干、叶片和果实上为害,吸取汁液,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甚至整株枯死,有的还能诱发煤烟病,危害极大。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1年2~3代,以若虫和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翌年3月开始活动产卵,4~5月若虫开始为害,5~6月为害严重;7~8月出现第二代卵,8~10月为害猖獗。以若虫爬行传播,分散在幼枝、嫩叶、幼果上为害,2龄后逐渐下移枝干聚居,以树冠下部荫蔽处发生较多。
防治方法
冬季清园,烧毁枯枝落叶;加强整枝修剪,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可减轻为害;发生初期喷药剂防治;田间释放大红瓢虫、黑缘瓢虫等天敌。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为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