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蛀螟 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 贴梗海棠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草螟科 Crambidae
Conogethes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草螟科 Crambidae
Conogethes
中文俗名
桃蠹螟;桃实螟蛾;豹纹蛾;桃斑蛀螟
分布区域
国内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的大部分,西北和台湾地区也有分布,国外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约12mm,翅展25~29mm。触角丝状,长约为前翅的一半;下唇须发达,向上弯曲,形似镰刀状,上着生黄色鳞毛,其前半部背面外侧具黑色鳞毛。复眼发达,黑色,近圆球形。喙发达,基部背面有黑色鳞毛。胸部领片中央有1个黑色鳞毛组成黑斑,肩板前端外侧及近中央处各有1个黑斑,胸部背面中央有2个黑斑。前翅正面黄色,前缘基部有1个黑斑,沿基线3个黑斑;中室前端有1黑横条,中央有近圆形黑斑;内外横线及亚外缘线均由黑斑排列而成;内侧线有4个黑斑,外横线及亚外缘线各有8个黑斑。后翅中室内有2个黑斑,外横线及亚外缘线分别由7至8个黑斑排列而成,腹部背面黄色,第5节背面各有3个黑斑。
卵:椭圆形,长约0.6mm,宽约0.4mm,初产时为乳白色,后渐变为暗红色。
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约22mm,背面暗红色,腹部略带淡绿色,背线不明显,各节毛片呈灰黑色,腹足趾钩双序缺环,腹部末端有6根卷曲的臀棘。
蛹:长13~15mm,宽3~4mm,椭圆形,光滑,头向下垂。蛹初期为淡黄色,逐渐变为红褐色,接近羽化时变为黑褐色。
卵:椭圆形,长约0.6mm,宽约0.4mm,初产时为乳白色,后渐变为暗红色。
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约22mm,背面暗红色,腹部略带淡绿色,背线不明显,各节毛片呈灰黑色,腹足趾钩双序缺环,腹部末端有6根卷曲的臀棘。
蛹:长13~15mm,宽3~4mm,椭圆形,光滑,头向下垂。蛹初期为淡黄色,逐渐变为红褐色,接近羽化时变为黑褐色。
形态照片
![广西莪术 桃蛀螟[18945]©蒋妮 2012-08-13](https://img.pests.cn/pic/1/2024/18945.jpg!simg)
![广西莪术 桃蛀螟[18946]©蒋妮 2012-08-13](https://img.pests.cn/pic/1/2024/18946.jpg!simg)
![广西莪术 桃蛀螟[18947]©蒋妮 2012-08-14](https://img.pests.cn/pic/1/2024/18947.jpg!simg)
![广西莪术 桃蛀螟[18948]©蒋妮 2012-09-04](https://img.pests.cn/pic/1/2024/18948.jpg!simg)
![桑 桃蛀螟[10551]©徐常青 2013-09-26](https://img.pests.cn/pic/25/2023/10551.jpg!simg)
![桑 桃蛀螟[10552]©徐常青 2013-09-26](https://img.pests.cn/pic/25/2023/10552.jpg!simg)
![桑 桃蛀螟[10553]©徐常青 2013-09-26](https://img.pests.cn/pic/25/2023/10553.jpg!simg)
![桑 桃蛀螟[10554]©徐常青 2013-09-26](https://img.pests.cn/pic/25/2023/10554.jpg!simg)
为害部位
茎
为害症状
缺刻,萎焉
为害特点
是一种食性极杂的害虫,寄主植物多达40余种,包括桃、李、梨、石榴、葡萄等果树,玉米、高粱、向日葵等农作物及松杉、桧柏等树木和郁金等药用植物。主要以幼虫蛀食植物的嫩茎,造成植物叶片枯黄凋萎。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在辽宁1年1~2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寄生在干僵果内、树干枝杈、土块下和玉米秸秆、等处结茧越冬。翌年春化蛹,4月中下旬羽化,进入交尾与产卵期。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为虫害高峰期。在山东菏泽1年3~4代,次年5月越冬代成虫羽化,昼伏夜出,对黑光灯和糖醋液趋性较强,喜在枝叶茂密处的果实上或相接果缝处产卵,卵期7~8天,幼虫孵出后,在果面上作短距离爬行后,蛀果取食果肉,蛀孔较大,多有黄褐色透明胶液流出,幼虫蛀入果肉后,排出红褐色或黑褐色粒状粪便,并吐丝将其黏结后堆积或悬挂在蛀孔外部,形成保护层,遇雨从虫孔渗出黄褐色汁液。幼虫有转果为害习性。第1~2代幼虫为害最重,世代重叠,幼虫至9月下旬陆续老熟并结茧越冬。在湖北十堰郧阳1年5代(含越冬代),以第3代虫口密度最高,发生期为4月20日,越冬期为10月4日,全年成虫出现高峰分别是5月、6月、7月、8月、9月中旬,最后一代幼虫10月在果内或堆果场越冬。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冬、春季节结合果园管理,刮除树干翘皮,捡净地上落果、虫果,清除园内外的玉米、高粱秸秆和向日葵等寄主植物遗株、残体,并集中深埋或烧毁,以消灭寄生其中的越冬老熟幼虫或虫蛹,减少越冬虫源;在6月下旬到7月上中旬,孵化幼虫刚蛀入木瓜幼果内后,将虫蛀幼果摘除,集中切片清除、杀灭幼虫;在木瓜生理落果期结束后(即4月中下旬),用果树专用套果袋(15cm×20cm)对木瓜果实进行套袋,防止桃蛀螟幼虫蛀食。
2. 物理防治 桃蛀螟多以老熟幼虫在玉米、高粱的秸秆内和向日葵的花盘、秆内越冬,在木瓜园内空地或周边种植适量的玉米、高粱或向日葵,进行集中诱杀。按每667m2木瓜园种植20~30株,到冬季桃蛀螟老熟幼虫迁入其秸秆内结茧越冬后,将所有秸秆全部清理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虫源;在木瓜树上悬挂桃蛀螟性诱芯诱捕器,悬挂的高度为1.5m,每667m2悬挂6~10个,诱杀桃蛀螟成虫;在桃蛀螟成虫羽化期(即木瓜开花后),利用桃蛀螟成虫的趋光性,在木瓜园内安装黑光灯诱杀器,诱杀桃蛀螟羽化成虫;用糖5份、醋20份、水80份,混合后装盆、罐中挂于木瓜园树体上进行诱杀,同时隔段时间进行检查,及时增添糖醋液,清除诱杀的成虫。
3. 化学防治 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后4~10天,当田间卵果率达到0.3%~0.5%,并有个别幼虫蛀果时,选择适宜药剂进行喷药防治;套袋前对木瓜幼果喷杀虫剂1次,可起到防治桃蛀螟的效果。
2. 物理防治 桃蛀螟多以老熟幼虫在玉米、高粱的秸秆内和向日葵的花盘、秆内越冬,在木瓜园内空地或周边种植适量的玉米、高粱或向日葵,进行集中诱杀。按每667m2木瓜园种植20~30株,到冬季桃蛀螟老熟幼虫迁入其秸秆内结茧越冬后,将所有秸秆全部清理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虫源;在木瓜树上悬挂桃蛀螟性诱芯诱捕器,悬挂的高度为1.5m,每667m2悬挂6~10个,诱杀桃蛀螟成虫;在桃蛀螟成虫羽化期(即木瓜开花后),利用桃蛀螟成虫的趋光性,在木瓜园内安装黑光灯诱杀器,诱杀桃蛀螟羽化成虫;用糖5份、醋20份、水80份,混合后装盆、罐中挂于木瓜园树体上进行诱杀,同时隔段时间进行检查,及时增添糖醋液,清除诱杀的成虫。
3. 化学防治 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后4~10天,当田间卵果率达到0.3%~0.5%,并有个别幼虫蛀果时,选择适宜药剂进行喷药防治;套袋前对木瓜幼果喷杀虫剂1次,可起到防治桃蛀螟的效果。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3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PD20140920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中等毒 | 上海沪联生物药业(夏邑)股份有限公司 |
PD20093778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山东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PD20132593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 |
PD20182842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8%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宁波三江益农化学有限公司 |
PD20182090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河南勇冠乔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PD20130515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江苏东宝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PD20121953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内蒙古永太化学有限公司 |
PD20121770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山东亿嘉农化有限公司 |
PD20121460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陕西恒田生物农业有限公司 |
PD20121462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陕西亿田丰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
PD20121271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河北兴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PD20121002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河北三农农用化工有限公司 |
PD20120756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陕西美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PD20120436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青岛恒丰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
PD20120075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上海悦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PD20110866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天津市华宇农药有限公司 |
PD20110601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PD20110402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河北冠龙农化有限公司 |
PD20110372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3%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PD20102095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
PD20102016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2%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河北绿色农华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
PD20151009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河南瀚斯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
PD20150341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山西奇星农药有限公司 |
PD20100487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低毒 | 山东惠民中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PD20150040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中等毒 | 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PD20097609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甲氨基阿维菌素 5% | 水分散粒剂 | 杀虫剂 | 中等毒 | 山东省青岛凯源祥化工有限公司 |
PD20094750 | 除虫脲 | 除虫脲 20% | 悬浮剂 | 杀虫剂 | 低毒 | 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
PD20181739 | 除虫脲 | 除虫脲 40% | 悬浮剂 | 杀虫剂 | 低毒 | 山东统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PD20121340 | 除虫脲 | 除虫脲 40% | 悬浮剂 | 杀虫剂 | 低毒 | 江阴苏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PD20150690 | 除虫脲 | 除虫脲 20% | 悬浮剂 | 杀虫剂 | 低毒 | 鹤壁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为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