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瘿蚊 Diarthronomyia chrysanthemi / 青蒿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双翅目 Diptera
瘿蚊科 Cecidomyiidae
Diarthronomy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双翅目 Diptera
瘿蚊科 Cecidomyiidae
Diarthronomyia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分布在北京、河北、河南、安徽、重庆等地。
形态描述
成虫:雌虫体长4~5mm,雄虫体长3.5~4.2mm。初孵化时体酱红色,渐变为黑褐色。复眼黑色,大而突出。触角念珠状,黄色,17~19节,雄虫节间毛及轮生毛均较长,雌虫则无。前翅淡灰色,半透明,具微毛,端圆,有3条明显的纵脉,无横脉,后翅退化为平衡棍。雄性成虫体长3mm左右。胸发达,胸背黑色。腹部灰至灰褐色。足黄色,细长,跗节5节,第1跗节短于第2跗节。雌虫尾部较尖,有明显的管状能伸缩的产卵器。腹部雌虫可见9节,雄虫可见10节,节间膜及侧膜黄色,背板黑色,前6节粗壮,后3~4节细长。
卵:长卵圆形,长约0.55mm。初产时橘红色,后渐变为紫红色。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3.5~4mm,橙黄色,纺锤形,头退化不显著。口针可收缩,端部具一弯曲钩,胸部有时可见不太明显的剑骨片。
蛹:裸蛹,长3~4mm,橙黄色,头顶具两尖突,其外侧各有1根短毛,后足芽深达腹部第4节。
卵:长卵圆形,长约0.55mm。初产时橘红色,后渐变为紫红色。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3.5~4mm,橙黄色,纺锤形,头退化不显著。口针可收缩,端部具一弯曲钩,胸部有时可见不太明显的剑骨片。
蛹:裸蛹,长3~4mm,橙黄色,头顶具两尖突,其外侧各有1根短毛,后足芽深达腹部第4节。
形态照片
![菊花 菊瘿蚊[12056]©徐常青 2014-09-07](https://img.pests.cn/pic/25/2023/12056.jpg!simg)
![菊花 菊瘿蚊[12059]©徐常青 2014-09-07](https://img.pests.cn/pic/25/2023/12059.jpg!simg)
![菊花 菊瘿蚊[12060]©徐常青 2014-09-07](https://img.pests.cn/pic/25/2023/12060.jpg!simg)
![菊花 菊瘿蚊[12061]©徐常青 2014-09-07](https://img.pests.cn/pic/25/2023/12061.jpg!simg)
![菊花 菊瘿蚊[12062]©徐常青 2014-09-07](https://img.pests.cn/pic/25/2023/12062.jpg!simg)
![菊花 菊瘿蚊[12063]©徐常青 2014-09-07](https://img.pests.cn/pic/25/2023/12063.jpg!simg)
![菊花 菊瘿蚊[12064]©徐常青 2014-09-11](https://img.pests.cn/pic/25/2023/12064.jpg!simg)
![菊花 菊瘿蚊[12065]©徐常青 2014-09-11](https://img.pests.cn/pic/25/2023/12065.jpg!simg)
![青蒿 菊瘿蚊[18978]©陈君 2004-07-11](https://img.pests.cn/pic/1/2024/18978.jpg!simg)
![菊花 菊瘿蚊[12067]©徐常青 2014-09-07](https://img.pests.cn/pic/25/2023/12067.jpg!simg)
![青蒿 菊瘿蚊[18979]©陈君 2004-07-11](https://img.pests.cn/pic/1/2024/18979.jpg!simg)
![青蒿 菊瘿蚊[18980]©陈君 2014-09-11](https://img.pests.cn/pic/1/2024/18980.jpg!simg)
![菊花 菊瘿蚊[12071]©徐常青 2014-09-07](https://img.pests.cn/pic/25/2023/12071.jpg!simg)
![菊花 菊瘿蚊[11897]©陈君 2015-09-22](https://img.pests.cn/pic/24/2023/11897.jpg!simg)
![青蒿 菊瘿蚊[18826]©徐常青 2024-05-04](https://img.pests.cn/pic/25/2024/18826.jpg!simg)
![菊花 菊瘿蚊[24206]©王蓉 2020-09-08](https://img.pests.cn/pic/55/2025/24206.jpg!simg)
![菊花 菊瘿蚊[24207]©王蓉 2020-09-08](https://img.pests.cn/pic/55/2025/24207.jpg!simg)
![菊花 菊瘿蚊[24208]©王蓉 2020-09-08](https://img.pests.cn/pic/55/2025/24208.jpg!simg)
![菊花 菊瘿蚊[24209]©王蓉 2020-09-08](https://img.pests.cn/pic/55/2025/24209.jpg!simg)
![菊花 菊瘿蚊[24210]©王蓉 2020-09-08](https://img.pests.cn/pic/55/2025/24210.jpg!simg)
为害部位
叶
为害症状
畸形
为害特点
寄主植物有菊花、黄花蒿、早小菊、早菊各品种、悬崖菊、九月菊、万寿菊等菊科植物。幼虫在菊株叶腋、顶端生长点及嫩叶上为害,形成绿色或紫绿色、上尖下圆的桃形虫瘿,发生重或植株长势弱时,常引起枝条短小;花蕾期受害,使花蕾数量减少,花朵瘦小,为害重的菊株上虫瘿累累,植株生长缓慢,矮化畸形,影响坐蕾和开花。直接造成菊花减产。据报道,河北省安国祁菊受害田块达100%,平均被害株率达70%以上,单株开花数减少70~80朵,被害菊花减产34%~56%。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在河北、河南、山东、重庆1年5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3月化蛹,4月初成虫羽化,在青蒿幼苗上产卵,第1代幼虫于4月上中旬出现,不久出现虫瘿,5月上旬虫瘿随幼苗移栽进入田间,5月中下旬第1代成虫羽化。卵散产或聚产在植株的叶腋处和生长点。幼虫孵化后1天即可蛀入植株组织中,5天左右形成虫瘿。随幼虫生长发育,虫瘿逐渐膨大。每个虫瘿中有幼虫1~13头。幼虫老熟后,在瘿内化蛹。成虫多从虫瘿顶部羽化钻出,羽化孔圆形,蛹壳露出孔口一半,以后各代都在青蒿田内繁殖危害。第2代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发生;第3代6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第4代8月上旬至9月下旬发生;第5代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发生。以第3、4代为害最为严重。10月下旬幼虫老熟,从虫瘿里脱出,入土1~2cm处作茧越冬。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苗期和生长季节发现虫瘿及时摘除,集中销毁。
2. 生物防治 菊瘿蚊有多种寄生蜂,应加强天敌的保护和利用,特别是在菊瘿蚊发生后期,当田间天敌昆虫数量大时,可不用施药防治。
3. 物理防治 菊瘿蚊雄虫具趋光性,成虫发生盛期可利用灯光诱杀。
4. 化学防治 菊瘿蚊成虫盛发期,可用触杀性药剂喷雾杀灭成虫;虫瘿出现后,喷雾内吸性杀虫剂,杀死瘿内幼虫。
2. 生物防治 菊瘿蚊有多种寄生蜂,应加强天敌的保护和利用,特别是在菊瘿蚊发生后期,当田间天敌昆虫数量大时,可不用施药防治。
3. 物理防治 菊瘿蚊雄虫具趋光性,成虫发生盛期可利用灯光诱杀。
4. 化学防治 菊瘿蚊成虫盛发期,可用触杀性药剂喷雾杀灭成虫;虫瘿出现后,喷雾内吸性杀虫剂,杀死瘿内幼虫。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为害照片
![青蒿 菊瘿蚊[18978]©陈君 2004-07-11](https://img.pests.cn/pic/1/2024/18978.jpg!simg)
![青蒿 菊瘿蚊[18979]©陈君 2004-07-11](https://img.pests.cn/pic/1/2024/18979.jpg!simg)
![青蒿 菊瘿蚊[18980]©陈君 2014-09-11](https://img.pests.cn/pic/1/2024/18980.jpg!simg)
![青蒿 菊瘿蚊[18826]©徐常青 2024-05-04](https://img.pests.cn/pic/25/2024/18826.jpg!s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