跗粗角萤叶甲 Diorhabda tarsalis / 甘草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鞘翅目 Coleoptera
叶甲科 Chrysomelidae
Diorhabda
中文俗名
甘草萤叶甲
分布区域
国外分布于西伯利亚东南部,国内分布于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等甘草分布区。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5.4~6.0mm,宽2.5~3.0mm。初羽化雌雄个体相差不大,黄褐色,触角11节,着生白色微毛,复眼黑褐色,头顶密布刻点,有中沟和1个三角形或方形黑斑;前胸背板刻点较粗且稀;中线有1黑色纵斑。
幼虫:共3龄,初孵幼虫背部黑褐色,腹部色较浅,2龄幼虫体色不一,有黑灰色、浅黄色,老熟幼虫黄色。老熟幼虫额基两侧各有1黑褐色小斑;前胸盾板黄褐色,生有白丛毛;中后胸两侧各有黑色弯纹,背中线黑褐色,体侧毛斑突出,气孔黑色,胸足黄褐色。
形态照片
  • 甘草 跗粗角萤叶甲[2795]©刘赛 2012-08-13
  • 甘草 跗粗角萤叶甲[2798]©刘赛 2012-08-13
  • 甘草 跗粗角萤叶甲[2799]©刘赛 2012-08-13


  •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缺刻
    为害特点
    专食性危害,成虫、幼虫均可取食甘草新鲜叶片的叶表组织和叶肉,被害处呈浅灰色,痕迹不一,叶片被钻孔钻洞,叶片面积缩小,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影响了甘草的正常生长。严重者被咀嚼取食只剩呈网状的叶脉,有的甘草只剩茎秆,呈黑色秃茎,造成甘草生长量下降而大幅度减产。
    发生高峰期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发生规律
    1年2~3代,以末代成虫在枯枝烂叶或浅土层中越冬。4月下旬至5月初,越冬成虫出土交尾产卵,5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老熟幼虫做土茧化蛹,6月中旬为第1代成虫发生高峰期,7月上中旬第2代幼虫危害严重。成虫可多次交尾多次产卵。各虫态在23℃~30℃存活率较高,25℃世代存活率最高,当温度低于23℃或高于30℃时,存活率逐渐下降。雌虫产卵量在25℃~27℃最高,而且温度越高,产卵时期越早,产卵期越短,15℃该虫不产卵。在18℃~36℃,成虫寿命整体上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15℃~36℃,该虫发育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符合Logistic模型;25℃下种群趋势指数最高,33℃内禀增长力最高,一龄幼虫期是影响该虫实验种群数量变动的关键虫期。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通过中耕晒土、灌水等措施影响跗粗角萤叶甲产卵、化蛹及越冬。
    2. 药剂防治 5月初,越冬代成虫出土期,选用适宜药剂喷雾防治,间隔5天连续防治2次。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
    为害照片
  • 甘草 跗粗角萤叶甲[15549]©刘赛 2014-08-12
  • 甘草 跗粗角萤叶甲[15550]©刘赛 2014-08-12
  • 甘草 跗粗角萤叶甲[15551]©刘赛 2016-06-26
  • 甘草 跗粗角萤叶甲[19903]©刘赛 2024-07-14
  • 甘草 跗粗角萤叶甲[15552]©刘赛 2016-06-26
  • 甘草 跗粗角萤叶甲[19904]©刘赛 2024-07-14
  • 甘草 跗粗角萤叶甲[19905]©刘赛 2024-07-14
  • 甘草 跗粗角萤叶甲[19906]©刘赛 2024-07-14
  • 甘草 跗粗角萤叶甲[19907]©刘赛 2024-07-14
  • 甘草 跗粗角萤叶甲[18918]©刘赛 2012-08-13
  • 甘草 跗粗角萤叶甲[18919]©刘赛 2012-08-13
  • 甘草 跗粗角萤叶甲[18920]©刘赛 2002-05-14
  • 甘草 跗粗角萤叶甲[2793]©刘赛 2012-08-13
  • 甘草 跗粗角萤叶甲[2794]©刘赛 2012-08-13
  • 甘草 跗粗角萤叶甲[2796]©刘赛 2012-08-13
  • 甘草 跗粗角萤叶甲[2797]©刘赛 2012-08-13
  • 甘草 跗粗角萤叶甲[2800]©刘赛 2012-08-13
  • 查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