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梦尼夜蛾 Orthosia songi / 杜仲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夜蛾科 Noctuidae
梦尼夜蛾属 Orthos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夜蛾科 Noctuidae
梦尼夜蛾属 Orthosia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形态描述
成虫:翅展37~40mm。头、胸及前翅褐灰色,前翅亚中褶基部和中部各有一黑纵纹,各横线不明显,外线黑色,锯齿形,后端外侧灰白,亚端线内侧有一列黑齿纹;后翅褐白,端区暗褐色;腹部褐白色。雄性外生殖器的钩形突粗短,抱钩长,弯向腹侧,内囊有2细针形角状器,端部有一小齿。
卵:圆形略扁,直径约1mm,表面具纵脊。初产时青色,后变浅青灰色,近孵化时黑色。
幼虫:4龄前幼虫青绿色。老熟幼虫黑褐色。体长约35mm。头部两侧各具3块黑褐色斑。体侧沿气门线上部具黑褐花纹。胴部宽4mm。
蛹:红褐色。长约16mm,宽约5mm。腹末具臀棘4根,中间的2根较两边的2根细。
卵:圆形略扁,直径约1mm,表面具纵脊。初产时青色,后变浅青灰色,近孵化时黑色。
幼虫:4龄前幼虫青绿色。老熟幼虫黑褐色。体长约35mm。头部两侧各具3块黑褐色斑。体侧沿气门线上部具黑褐花纹。胴部宽4mm。
蛹:红褐色。长约16mm,宽约5mm。腹末具臀棘4根,中间的2根较两边的2根细。
形态照片
为害部位
叶
为害症状
缺刻
为害特点
杜仲梦尼夜蛾Orthosia songi Chen et Zhang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是为害杜仲的主要害虫。分布于四川、湖南、贵州、陕西等地。1979年以来,杜仲梦尼夜蛾陆续在贵州遵义发生危害,近年来陕西和其他省也有发生。该害虫发生量大,食性单一,食叶量大,蔓延扩散快,为害期长,是目前为害杜仲的主要食叶害虫。四五年生杜仲受害后叶部只剩叶脉,一片枯黄,甚至造成枯死,严重影响杜仲成林成材。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湖南1年3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羽化,4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在4月中旬出现,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为化蛹盛期;6月下旬可见第2代幼虫,7月中下旬为害最盛,7月下旬开始进入蛹期;第3代幼虫出现在8月中旬,为害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直到10月上旬大多数老熟幼虫开始入土化蛹越冬。如气候条件好,食料丰富,部分幼虫可活动到11月上旬。四川1年4代,以蛹在土表层越冬。翌年4月中旬成虫羽化并产卵。5月上旬出现幼虫。5月下旬至6月为第1代成虫期。6月上旬出现第2代卵,6月中旬出现幼虫,6月下旬出现蛹,7月为第2代成虫期。7月中旬出现第3代卵,7月下旬出现幼虫,8月上旬出现蛹,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第3代成虫期。8月下旬出现第4代卵,9月上旬出现幼虫,9月中旬开始以蛹在土表层越冬。世代重叠严重。成虫平均历期7.5天,白天羽化,每日13~15时羽化最盛;成虫昼伏夜出,飞行能力强,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趋绿性。雌雄性比1:1.28~1.45。成虫白天不活跃,羽化以后,即爬行到阴暗处躲藏,成虫羽化当晚即可交尾,交尾多在17~21时;2~3天后雌虫开始产卵,林间卵堆产,单层排列呈块状,有胶状物将卵粒黏结成块,少数散产。平均每块卵120粒。卵平均历期5天。卵产于杜仲叶正面和背面、树干表皮和枝干上,并喜产于向阳面。初孵幼虫群集就地啃食叶肉,1~2天后分散取食,亦可吐丝下垂转移。3龄以前的幼虫和第1代部分5龄幼虫不下树,吐丝缀合2~3片叶,隐藏其中,夜间出来取食。幼虫有傍晚上树取食,清晨下树隐藏的习性,在大发生时可常见到幼虫成群上下树的现象。幼虫平均历期21.5天。老熟幼虫在土表层结薄丝囊化蛹,化蛹多选择在富含枯枝落叶,比较疏松的土层中,入土深度2~5cm,越冬蛹入土较深,蛹平均历期31天。
防治方法
1. 生物防治 杜仲梦尼夜蛾蛹期寄生蜂有姬蜂5种、茧蜂1种、小蜂1种、寄生蝇2种。还有被白僵菌和细菌致死的蛹。蛹期天敌致死率达33.57%~45.18%。注意保护杜仲林天敌资源及生态环境,降低害虫发生基数;在低龄幼虫集中取食为害期喷施BT等生物药剂进行防治。
2. 物理防治 利用杜仲梦尼夜蛾幼虫成群上下树的习性,在树干中部缠绕光滑塑料薄膜阻止其下树或上树。
2. 物理防治 利用杜仲梦尼夜蛾幼虫成群上下树的习性,在树干中部缠绕光滑塑料薄膜阻止其下树或上树。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为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