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蝙蛾 Phassus excrescens / 五味子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蝙蝠蛾科 Hepialidae
蝙蛾属 Phassus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蝙蝠蛾科 Hepialidae
蝙蛾属 Phassus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国内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南、安徽等地。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35~44mm,翅展50~90mm,触角短小,丝状;腹部长筒形。体色变化较大,初羽化时绿褐色至浅褐色,以后变为茶褐色。前翅、后翅均宽大,脉序相似。前翅前缘有7枚近环状斑纹,翅中央有1个深褐色略带暗绿色的三角形斑纹,近外缘有两条宽的褐色斜带;后翅黑褐色,无明显斑纹。前足、中足发达,爪较长。雄蛾后足胫节外侧密生橙黄色刷状长毛。
卵:球形,直径0.6~0.7mm。初产时乳白色,稍后变成褐色,孵化前黑色,微具光泽。
幼虫:成熟幼虫体长44~57mm。头部蜕皮时红褐色,后变成深褐色。胸部背板褐色,骨化强,胸足粗壮。腹部污白色,圆筒形,各节背面及气门后下方具黄褐色瘤突。
蛹:雌蛹体长50~60mm,雄蛹体长29~48mm。体黄褐色,圆筒形。头顶深褐色,中央隆起,形成一条纵脊,触角上方中央有4个角状突起。两侧有数根刚毛。腹部背面第3~7节各生2列倒刺,腹面第3~6节及第8节各生1列波纹状倒刺,第7节有2列波纹状倒刺。
卵:球形,直径0.6~0.7mm。初产时乳白色,稍后变成褐色,孵化前黑色,微具光泽。
幼虫:成熟幼虫体长44~57mm。头部蜕皮时红褐色,后变成深褐色。胸部背板褐色,骨化强,胸足粗壮。腹部污白色,圆筒形,各节背面及气门后下方具黄褐色瘤突。
蛹:雌蛹体长50~60mm,雄蛹体长29~48mm。体黄褐色,圆筒形。头顶深褐色,中央隆起,形成一条纵脊,触角上方中央有4个角状突起。两侧有数根刚毛。腹部背面第3~7节各生2列倒刺,腹面第3~6节及第8节各生1列波纹状倒刺,第7节有2列波纹状倒刺。
形态照片
![五味子 柳蝙蛾[19003]©刘赛 2018-08-12](https://img.pests.cn/pic/1/2024/19003.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19004]©刘赛 2018-08-13](https://img.pests.cn/pic/1/2024/19004.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19005]©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2024/19005.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19006]©傅俊范 2024-05-11](https://img.pests.cn/pic/1/2024/19006.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12]©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12.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13]©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13.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14]©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14.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15]©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15.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16]©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16.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17]©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17.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18]©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18.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19]©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19.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20]©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20.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21]©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21.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22]©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22.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23]©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23.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24]©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24.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25]©刘赛 2018-09-12](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25.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26]©刘赛 2018-09-12](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26.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27]©刘赛 2018-09-12](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27.jpg!simg)
为害部位
茎
为害症状
缺刻,萎焉
为害特点
为害五味子、连翘、丁香、银杏等多种药用植物及果树、林木。柳蝙蛾以幼虫蛀食五味子枝条。幼虫可直接蛀入枝干中,居于茎内蛀食。幼虫将粪便和食物碎末排到蛀孔外,在孔口部结成虫粪包,将蛀孔包上。五味子地上部死亡植株占受害植株的60%左右,在辽宁、吉林部分五味子基地,此虫发生率高达80%~90%,严重影响北五味子生产。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在辽宁1年1代,少数2年1代,以卵在地面越冬,或以幼虫在树干基部或枝条髓部或于地下根茎内越冬。次年5月中旬,越冬卵开始孵化,初孵幼虫以腐殖质为食,6月上旬向当年新发芽嫩枝转移为害10~15天,后陆续迁移到粗枝为害。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幼虫为害盛期,8月上旬至9月下旬为幼虫化蛹期,9月中旬多数成虫羽化,交配产卵,产卵越冬,少量以幼虫越冬。越冬幼虫次年7月下旬羽化为成虫,随即产卵,2年完成l代。
成虫多集中在午后羽化,白天静伏于枝干和杂草上,黄昏时较活跃,具负趋光性。成虫羽化后当晚即在距地面2m左右的空中飞行交配,雌蛾交配后随之产卵,产卵期10天左右,每雌产卵685~2834粒,平均2738粒。产卵时,雌蛾颤动双翅将卵产于地面、枯草或寄主枝干上,初孵幼虫先取食落叶下腐殖质或五味子等寄主植物细茎或主枝的表皮,3龄后钻入枝干内向下蛀食为害,蛀入枝干直径多在8~22mm。幼虫往往边蛀食、边咬下木屑连同虫粪一起排出,粘于虫孔外的丝网上,包盖住蛀孔,呈褐色的瘤包。幼虫期长达3~4个月。幼虫老熟后在近蛀孔处吐丝做一白色薄膜,封闭虫道,然后在虫道底部,头向上化蛹。蛹可借助倒刺在虫道内上下蠕动。
成虫多集中在午后羽化,白天静伏于枝干和杂草上,黄昏时较活跃,具负趋光性。成虫羽化后当晚即在距地面2m左右的空中飞行交配,雌蛾交配后随之产卵,产卵期10天左右,每雌产卵685~2834粒,平均2738粒。产卵时,雌蛾颤动双翅将卵产于地面、枯草或寄主枝干上,初孵幼虫先取食落叶下腐殖质或五味子等寄主植物细茎或主枝的表皮,3龄后钻入枝干内向下蛀食为害,蛀入枝干直径多在8~22mm。幼虫往往边蛀食、边咬下木屑连同虫粪一起排出,粘于虫孔外的丝网上,包盖住蛀孔,呈褐色的瘤包。幼虫期长达3~4个月。幼虫老熟后在近蛀孔处吐丝做一白色薄膜,封闭虫道,然后在虫道底部,头向上化蛹。蛹可借助倒刺在虫道内上下蠕动。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柳蝙蛾成虫活动能力不强,加强检查,可限制其扩散,在苗木出圃前,严格检查,及时剔除带虫苗木,结合修剪等管理措施剪除有虫枝条,集虫烧毁,杀灭为害的幼虫;卵孵化前及时清除园内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
2. 生物防治 在五味子园内悬挂直径20cm、长60cm的腐木段,招引啄木鸟啄食幼虫;注意保护园内赤胸步甲、蠼螋、蚕饰腹寄蝇等天敌,控制柳蝙蛾的种群数量。
3. 化学防治 5月中旬至6月上旬,在3龄幼虫转移到寄主上以前,用药剂喷施于寄主植物基部及周围地面。6月中旬以后,幼虫已蛀入枝干,可将蛀孔外的木屑、虫粪去掉,用棉球蘸取药液塞入虫孔,外用泥土或胶带封住。
2. 生物防治 在五味子园内悬挂直径20cm、长60cm的腐木段,招引啄木鸟啄食幼虫;注意保护园内赤胸步甲、蠼螋、蚕饰腹寄蝇等天敌,控制柳蝙蛾的种群数量。
3. 化学防治 5月中旬至6月上旬,在3龄幼虫转移到寄主上以前,用药剂喷施于寄主植物基部及周围地面。6月中旬以后,幼虫已蛀入枝干,可将蛀孔外的木屑、虫粪去掉,用棉球蘸取药液塞入虫孔,外用泥土或胶带封住。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为害照片
![五味子 柳蝙蛾[19003]©刘赛 2018-08-12](https://img.pests.cn/pic/1/2024/19003.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19004]©刘赛 2018-08-13](https://img.pests.cn/pic/1/2024/19004.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19005]©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2024/19005.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19006]©傅俊范 2024-05-11](https://img.pests.cn/pic/1/2024/19006.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12]©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12.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13]©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13.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14]©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14.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15]©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15.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16]©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16.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17]©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17.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18]©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18.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19]©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19.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20]©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20.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21]©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21.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22]©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22.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23]©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23.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24]©刘赛 2018-08-24](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24.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25]©刘赛 2018-09-12](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25.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26]©刘赛 2018-09-12](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26.jpg!simg)
![五味子 柳蝙蛾[2427]©刘赛 2018-09-12](https://img.pests.cn/pic/16/2022/2427.jpg!s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