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条蝽 Graphosoma rubrolineatum / 柴胡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半翅目 Hemiptera
蝽科 Pentatomidae
Graphosoma
中文俗名
分布区域
全国均有发生。
形态描述
成虫:长椭圆形,体长10~12mm,宽约7mm,体表粗糙,有密集刻点。全体红褐色,有若干橙红色与黑色相间的纵条纹纵贯全长。头部小,两侧及中央基部为红色,复眼红色,其他部位为黑色。触角5节,棕黑色,基部2节黄褐色,喙黑色,基部隆起。前胸背板较宽大,两侧中间向外突,略似菱形,后缘平直,其上有6条黑色纵纹,两侧的2条黑纹靠近边缘。小盾片宽大直至腹部末端,呈盾状,前缘平直,其上有4条黑纹,黑纹向后方略变细,两侧的2条位于小盾片边缘。体侧缘每节具黑橙相间斑纹。体腹面黄褐色或橙红色,其上散生许多大黑斑。足黑色,其上有黄褐色斑纹。
卵:长约1mm,桶形,初期乳白色,后变浅黄褐色,卵壳上被白色绒毛。若虫:末龄若虫体长8~10mm,体红褐色,其上有纵条纹,外形似成虫,无翅仅有翅芽,翅芽达腹部第三节,侧缘黑色,各节有橙红色斑。成虫及若虫的臭腺发达。遇敌时即放出臭气。
形态照片
  • 柴胡 赤条蝽[18949]©陈君 2014-06-27
  • 柴胡 赤条蝽[18950]©陈君 2018-07-19
  • 柴胡 赤条蝽[4620]©陈君 2018-07-19
  • 柴胡 赤条蝽[4621]©陈君 2018-07-19
  • 柴胡 赤条蝽[4622]©陈君 2018-07-19
  • 黄芩 赤条蝽[4623]©陈君 2018-07-19
  • 日本当归 赤条蝽[4624]©陈君 2018-08-13
  • 日本当归 赤条蝽[4625]©陈君 2018-08-13
  • 日本当归 赤条蝽[4626]©陈君 2018-08-13
  • 日本当归 赤条蝽[4627]©陈君 2018-08-13
  • 日本当归 赤条蝽[4628]©陈君 2018-08-13
  • 日本当归 赤条蝽[4629]©陈君 2018-08-13
  • 日本当归 赤条蝽[4630]©陈君 2018-08-13
  • 日本当归 赤条蝽[4631]©陈君 2018-08-13
  • 日本当归 赤条蝽[4632]©陈君 2018-08-13
  • 日本当归 赤条蝽[4633]©陈君 2018-08-13
  • 日本当归 赤条蝽[4634]©陈君 2018-08-13
  • 日本当归 赤条蝽[10135]©刘赛 2018-08-12
  • 日本当归 赤条蝽[10136]©刘赛 2018-08-12
  • 日本当归 赤条蝽[8098]©刘赛 2018-08-13


  • 为害部位
    茎,叶
    为害症状
    变色,萎焉
    为害特点
    主要为害胡萝卜、茴香、北柴胡等伞形科植物及萝卜、白菜、洋葱、葱等蔬菜,也可为害栎、榆、黄菠萝等。以成虫、若虫为害,常栖息在寄主植物的叶片和花蕾上,以针状口器吸取汁液,使植株生长衰弱,花蕾败育,造成种子畸形、种子减产。
    发生高峰期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发生规律
    1年1代,以成虫在田间枯枝落叶、杂草丛中或土下缝隙里越冬。翌年4月下旬温度升高时成虫开始活动交尾,5月上旬至7月下旬成虫产卵,5月中旬至8月上旬卵孵化,8~9月为害严重,7月上旬开始若虫陆续羽化为成虫,10月中旬后陆续越冬。卵产于柴胡叶片和嫩果上。若虫从2龄开始分散为害。赤条蝽成虫不善飞,爬行迟缓,怕光,光线强时大部分成虫隐蔽在叶片背面。成虫为害和交配时间均在上午9时以前或傍晚。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冬季进行深耕,彻底消灭部分越冬成虫,同时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及杂草,沤肥或烧掉。
    2. 化学防治 8~9月在成虫和若虫为害盛期,选用适宜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为害高峰期5~7天施用1次。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
    为害照片
  • 柴胡 赤条蝽[18949]©陈君 2014-06-27
  • 柴胡 赤条蝽[18950]©陈君 2018-07-19
  • 柴胡 赤条蝽[4620]©陈君 2018-07-19
  • 柴胡 赤条蝽[4621]©陈君 2018-07-19
  • 柴胡 赤条蝽[4622]©陈君 2018-07-19
  • 查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