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木蠹蛾 Zeuzera coffeae / 杜仲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木蠹蛾科 Cossidae
Zeuzer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木蠹蛾科 Cossidae
Zeuzera
中文俗名
咖啡豹蠹蛾;咖啡豹纹木蠹蛾;咖啡黑点蠹蛾;茶枝木蠹蛾;棉茎木蠹蛾
分布区域
国外分布于欧洲、西非、南亚、东南亚及中国东部和南部。国内主要分布在华南、西南、华东、华中、台湾等地。
形态描述
成虫:雌蛾体长12~26mm,翅展40~50mm,触角丝状;雄蛾体长11~15mm,翅展30~36mm,触角基部羽状、端部丝状。体被灰白色鳞毛。胸部背面有青蓝色斑点6个。翅灰白色,翅脉间密布大小不等的青蓝色短斜斑点,翅外缘在翅脉端部具有青蓝色斑点。后翅斑点较淡。腹部灰白色,背面中央、两侧共有5列青蓝色斑点;第8节背面青蓝色。
卵:椭圆形,长为0.85~0.9mm,宽为0.75~0.8mm,初产时橙黄色或淡黄色,后变为淡红色,少数橘红色,孵化前紫黑色。卵壳薄而表面无纹饰。
幼虫:老熟时体长28~50mm,头淡赤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条纵向的黄色细线,后缘有1黑褐色突起,布满小齿突,前两排整齐,中间数齿较小,腹面色较淡。臂板及第2节基部黑色;预蛹期幼虫体黄白色,头淡赤褐色,前胸背板黑色,较硬,后缘有锯齿状小刺1排,中胸至腹部各节有横排的黑褐色小颗粒状隆起。
蛹:长圆筒形,雌蛹长为16~42mm,雄蛹长为14~34mm,蛹的头端有1个尖的大齿突,形似鸟喙。体色较深,呈褐色,化蛹初期淡褐色,后呈黄褐色;近羽化时每一腹节侧面出现2个圆形黑斑,背面有1个灰黑色横条斑,末节背面有1排齿突,其余各腹节均有2圈横行排列的齿突,腹部末端有6对臀棘。
卵:椭圆形,长为0.85~0.9mm,宽为0.75~0.8mm,初产时橙黄色或淡黄色,后变为淡红色,少数橘红色,孵化前紫黑色。卵壳薄而表面无纹饰。
幼虫:老熟时体长28~50mm,头淡赤褐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条纵向的黄色细线,后缘有1黑褐色突起,布满小齿突,前两排整齐,中间数齿较小,腹面色较淡。臂板及第2节基部黑色;预蛹期幼虫体黄白色,头淡赤褐色,前胸背板黑色,较硬,后缘有锯齿状小刺1排,中胸至腹部各节有横排的黑褐色小颗粒状隆起。
蛹:长圆筒形,雌蛹长为16~42mm,雄蛹长为14~34mm,蛹的头端有1个尖的大齿突,形似鸟喙。体色较深,呈褐色,化蛹初期淡褐色,后呈黄褐色;近羽化时每一腹节侧面出现2个圆形黑斑,背面有1个灰黑色横条斑,末节背面有1排齿突,其余各腹节均有2圈横行排列的齿突,腹部末端有6对臀棘。
形态照片
![檀香 咖啡木蠹蛾[9518]©陈君 2006-07-24](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518.jpg!simg)
![檀香 咖啡木蠹蛾[9519]©陈君 2006-07-24](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519.jpg!simg)
![檀香 咖啡木蠹蛾[9520]©陈君 2006-07-3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520.jpg!simg)
![檀香 咖啡木蠹蛾[9521]©陈君 2007-06-17](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521.jpg!simg)
![檀香 咖啡木蠹蛾[9522]©陈君 2007-06-17](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522.jpg!simg)
![檀香 咖啡木蠹蛾[9523]©陈君 2008-09-29](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523.jpg!simg)
![檀香 咖啡木蠹蛾[9524]©陈君 2008-09-29](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524.jpg!simg)
![檀香 咖啡木蠹蛾[9525]©陈君 2008-09-29](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525.jpg!simg)
![檀香 咖啡木蠹蛾[9526]©陈君 2008-09-29](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526.jpg!simg)
![檀香 咖啡木蠹蛾[9527]©陈君 2007-12-27](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527.jpg!simg)
![檀香 咖啡木蠹蛾[9528]©陈君 2007-01-13](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528.jpg!simg)
![檀香 咖啡木蠹蛾[9529]©陈君 2007-01-13](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529.jpg!simg)
![檀香 咖啡木蠹蛾[9530]©陈君 2007-02-27](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530.jpg!simg)
![檀香 咖啡木蠹蛾[9531]©陈君 2007-02-28](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531.jpg!simg)
![檀香 咖啡木蠹蛾[9532]©陈君 2007-02-28](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532.jpg!simg)
![檀香 咖啡木蠹蛾[9533]©陈君 2007-03-0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533.jpg!simg)
![檀香 咖啡木蠹蛾[9534]©陈君 2007-06-17](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534.jpg!simg)
![檀香 咖啡木蠹蛾[9535]©陈君 2007-06-17](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535.jpg!simg)
![化州柚 咖啡木蠹蛾[19035]©陈君 2010-02-26](https://img.pests.cn/pic/1/2024/19035.jpg!simg)
![化州柚 咖啡木蠹蛾[19036]©陈君 2010-02-26](https://img.pests.cn/pic/1/2024/19036.jpg!simg)
为害部位
茎
为害症状
缺刻
为害特点
寄主植物主要有檀香、白木香、咖啡、可可、茶树、油梨、金鸡纳、番石榴、石榴、梨、苹果、桃、枣、荔枝、龙眼、柑橘、棉、杨、木槿、大红花、台湾相思、乌桕等。咖啡豹蠹蛾以幼虫在檀香的枝条或树干木质部取食为害,受害植株叶片发黄,长势缓慢衰弱,严重时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枯死。世界上檀香生产国,栽培檀香均受到咖啡木蠹蛾的为害,茎干受害后风吹易折,形成长短不一的材质。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咖啡木蠹蛾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条虫道内越冬。次年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继续取食;4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化蛹,化蛹盛期在5月中旬,蛹期20~30天;5月中旬至7月上旬成虫陆续羽化,其中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成虫发生盛期;卵期约10~15天。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可见初孵幼虫;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幼虫越冬。咖啡木蠹蛾成虫全天均可羽化,白天静伏不动,黄昏后开始活动。雄蛾飞翔力强,有弱趋光性。成虫寿命1~6天,平均4.3天,羽化当天即可交配。雌虫交配后l~6小时开始产卵。卵成块产于当年新梢下部、分枝杈部或树皮裂缝中,卵期9~15天。每雌产卵224~1132粒,平均600粒左右。幼虫孵化后,吐丝结网,群集网下取食卵壳,2~3天后,爬出吐丝随风扩散,距离可达25.8m远。扩散后幼虫多自叶腋或叶脉交叉处钻入,向上蛀食。5~7天后由蛀孔钻出,向下转移,再由腋芽蛀入嫩枝。6~7月间幼虫多继续向下转移,蛀入2年生枝条,10月下旬至11月初停止取食,在蛀道内吐丝缀合虫粪、木屑前后封闭,静伏越冬。幼虫次年恢复取食时,约48.2%的个体再次转枝为害。老熟幼虫化蛹前,咬透虫道壁的木质部,在皮层上筑一近圆形羽化孔盖,并在孔盖下约8mm处咬一直径为2mm的羽化孔,然后在孔上方吐丝缀合木屑将虫道堵塞,筑成长20~30mm的蛹室,幼虫头朝下,在其中化蛹,蛹期13~27天。羽化前,蛹向羽化孔口蠕动,顶破蛹窒及羽化孔盖,半露于羽化孔外,羽化后蛹壳留在羽化孔口。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用良种壮苗造林,加强对幼林的抚育管理,提高树势,减轻该虫的危害;幼虫蛀入后,虫孔以上部位会很快枯萎,易发现,及时剪除枯梢杀死幼虫,可大大减少为害;在3~5月收集风折枝,并及时集中烧毁,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
2. 生物防治 咖啡木蠹蛾越冬期幼虫天敌有小茧蜂,自然寄生率约13%;串珠镰刀菌,自然寄生率约为23%,白僵菌可感染幼虫和蛹感病,最高致死率可达13.5%。还有透翅蛾茧蜂、姬蜂、啄木鸟、蚂蚁、病毒等;春季剪除风折落地的有虫枝条内,常有一定数量的小茧蜂,将虫枝分捆立于林内,让小茧蜂自然扩散,待5月上旬木蠹蛾化蛹后,收集虫枝烧毁,消灭虫蛹;利用3龄前幼虫暴露,转枝为害习性,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喷施白僵菌或 BT乳剂防治。
3. 化学防治 咖啡木蠹蛾为害多在植株幼枝,蛀入后枝条输导组织即被破坏,内吸药剂无法向上传导,虫道施药及根施效果较差,因此幼虫盛孵期是施药适期,可选择适宜药剂喷雾防治。
2. 生物防治 咖啡木蠹蛾越冬期幼虫天敌有小茧蜂,自然寄生率约13%;串珠镰刀菌,自然寄生率约为23%,白僵菌可感染幼虫和蛹感病,最高致死率可达13.5%。还有透翅蛾茧蜂、姬蜂、啄木鸟、蚂蚁、病毒等;春季剪除风折落地的有虫枝条内,常有一定数量的小茧蜂,将虫枝分捆立于林内,让小茧蜂自然扩散,待5月上旬木蠹蛾化蛹后,收集虫枝烧毁,消灭虫蛹;利用3龄前幼虫暴露,转枝为害习性,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喷施白僵菌或 BT乳剂防治。
3. 化学防治 咖啡木蠹蛾为害多在植株幼枝,蛀入后枝条输导组织即被破坏,内吸药剂无法向上传导,虫道施药及根施效果较差,因此幼虫盛孵期是施药适期,可选择适宜药剂喷雾防治。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为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