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三节叶蜂 Arge pagana / 玫瑰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膜翅目 Hymenoptera
三节叶蜂科 Argidae
Arge
中文俗名
月季叶蜂
分布区域
国内分布于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等地;国外分布于朝鲜、蒙古、日本及欧洲(除北部边缘)。
形态描述
成虫:雌蜂体长7.5~10.6mm,翅展16.7~19.9mm;雄蜂体长7.3~9.1mm,翅展14.3~19.8mm。头、胸及足黑色,有光泽;腹部黄色,腹部背面一部分黑色。触角黑色,鞭状,由3节组成,雄蜂第3节长于胸部;雌蜂第3节向端部加粗。翅黑色半透明,翅痣圆形,黑色。
卵:长椭圆形,长径1.1~1.8mm。初产褐黄色,孵化前半透明,浅黄褐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6~23mm。初孵幼虫淡黄褐色,头壳褐色。2龄后体为绿色,头壳黑色。3龄后体色由绿变黄色,至老熟时体为黄色。幼虫胴部各节有3条横向黑色带。胸足3对,腹足6对。茧蛹:茧椭圆形,浅黄色,薄丝质,分内外两层,长约9.6mm,宽约5.1mm。离蛹,浅黄色,长6.9~8.8mm。复眼黑色,近羽化时除腹部外,均为黑色。
形态照片
  • 月季 玫瑰三节叶蜂[9766]©陈君 2006-10-13
  • 月季 玫瑰三节叶蜂[9767]©陈君 2006-09-08
  • 月季 玫瑰三节叶蜂[9768]©陈君 2006-09-12
  • 月季 玫瑰三节叶蜂[9769]©陈君 2006-10-13
  • 月季 玫瑰三节叶蜂[9770]©陈君 2006-07-29
  • 月季 玫瑰三节叶蜂[9771]©陈君 2006-07-30
  • 月季 玫瑰三节叶蜂[580]©刘赛 2019-08-31
  • 玫瑰 玫瑰三节叶蜂[19077]©陈君 2006-07-29
  • 玫瑰 玫瑰三节叶蜂[19078]©陈君 2006-07-29
  • 玫瑰 玫瑰三节叶蜂[19079]©陈君 2006-07-30
  • 玫瑰 玫瑰三节叶蜂[19080]©陈君 2018-08-02
  • 月季 玫瑰三节叶蜂[9690]©陈君 2006-07-29
  • 月季 玫瑰三节叶蜂[9691]©陈君 2006-07-29
  • 月季 玫瑰三节叶蜂[9692]©陈君 2006-07-29
  • 月季 玫瑰三节叶蜂[9693]©陈君 2006-07-30
  • 月季 玫瑰三节叶蜂[9694]©陈君 2006-07-30
  • 月季 玫瑰三节叶蜂[9695]©陈君 2006-07-30
  • 月季 玫瑰三节叶蜂[9696]©陈君 2006-07-30
  • 月季 玫瑰三节叶蜂[9697]©陈君 2006-07-29
  • 月季 玫瑰三节叶蜂[9698]©陈君 2006-07-29


  •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缺刻
    为害特点
    近年来,该虫在山东平阴县玫瑰花产区的玫瑰、月季、蔷薇上为害渐趋严重。其幼虫食害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全部食光。成虫在嫩梢上产卵,造成嫩枝折断枯死,严重影响玫瑰花的产量。
    发生高峰期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发生规律
    在山东省平阴县1年4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根部周围土壤中做茧越冬。翌年3月中旬气温达到7.8℃时,越冬幼虫开始化蛹,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直至5月中旬结束。第1代成虫于5月下旬至7月上旬出现;第2代成虫于7月上旬至8月下旬出现;第3代成虫于8月中旬至10月上旬出现;9月中旬以后第4代老熟幼虫陆续下树入土做茧越冬。10月气温下降时,有部分未老熟幼虫亦下树入土做茧越冬,但这部分幼虫在越冬中大部分死亡,生存者也难化蛹。世代重叠。雌蜂寿命3天,雄蜂寿命4.1天,幼虫发育期24天,蛹前期1~3代均为4~5天,越冬代长达5个月。蛹期11.5天。卵期13.6天。越冬代成虫羽化后,成虫咬破茧壳爬出地面,在树基处隐蔽静伏,5~6小时后成虫开始爬到枝条上振翅,雄蜂在欲交配雌蜂体边多次起落后进行交尾。交尾时间长达4~6小时,交尾结束即产卵。产卵前,雌蜂不断在玫瑰、月季、蔷薇的幼嫩枝条间飞翔、爬行,当寻找到适宜的产卵部位时,静伏片刻后将产卵管刺入嫩枝皮内产卵。产卵时间持续4~7小时。产卵槽长14~33mm,每槽着卵20~52粒。卵在槽内呈“八”字形排列。由于越冬代成蜂羽化时间较长,且雄蜂较少(雌雄比为5:1),有的雌蜂未交配即产卵,但这种卵不易孵化。成虫每天10时至15时最为活跃,1次飞翔距离可达8m。傍晚、早晨及夜间成虫均静伏于枝条基部,有时只做短距离爬行。初孵幼虫群集寄主叶片边缘取食,3龄后分散取食。幼虫取食后用胸足固着于叶片上,腹部举起呈“S”形。第1~3代老熟幼虫在寄主根基落叶中作茧化蛹。越冬代老熟幼虫则全部在被害植物基部2~4cm深土壤中做茧越冬。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在成虫发生期,结合修剪将产卵枝条剪掉,集中烧毁清除虫源;在3龄前利用幼虫群集为害的特点摘除被害叶片,消灭幼虫。
    2. 生物防治 玫瑰田间有中华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大量捕食玫瑰三节叶蜂幼虫。1头3龄中华大刀螂1次可捕食3龄叶蜂幼虫5~7头。一种大黑蚂蚁大量搬取由于枝条生长造成的卵槽开裂暴露的卵粒,搬取后的空卵槽率达21%~43%。对这些天敌资源应进行保护,避免药剂对天敌造成伤害。
    3. 化学防治 在成虫、幼虫发生期喷施适宜药剂进行防治。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
    为害照片
  • 玫瑰 玫瑰三节叶蜂[19077]©陈君 2006-07-29
  • 玫瑰 玫瑰三节叶蜂[19078]©陈君 2006-07-29
  • 玫瑰 玫瑰三节叶蜂[19079]©陈君 2006-07-30
  • 玫瑰 玫瑰三节叶蜂[19080]©陈君 2018-08-02
  • 查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