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 / 薏苡
科属分类
动物界 Animal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螟蛾科 Pyralidae
Ostrini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螟蛾科 Pyralidae
Ostrinia
中文俗名
钻心虫;大丽花螟蛾
分布区域
国外分布于亚洲温带和热带、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克罗尼西亚;我国除青藏高原未见报道外,均有分布。
形态描述
成虫:黄褐色,体长10~14mm,前翅内横线呈波状纹,外横线锯齿状暗褐色,前缘有两个深褐色斑。后翅略浅,也有两条波状纹。
卵:椭圆形,黄白色。一般20~60粒粘在一起排列成不规则的鱼鳞状卵块。
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20~30mm。体背淡褐色,中央有1条明显的背线,腹部第1~8节背面各有两列横排的毛瘤,前4个较大。
蛹:纺锤形,红褐色,长15~18mm,腹部末端有5~8根刺钩。
卵:椭圆形,黄白色。一般20~60粒粘在一起排列成不规则的鱼鳞状卵块。
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20~30mm。体背淡褐色,中央有1条明显的背线,腹部第1~8节背面各有两列横排的毛瘤,前4个较大。
蛹:纺锤形,红褐色,长15~18mm,腹部末端有5~8根刺钩。
形态照片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34]©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34.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35]©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35.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36]©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36.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37]©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37.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38]©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38.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39]©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39.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40]©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40.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41]©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41.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42]©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42.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43]©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43.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44]©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44.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45]©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45.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46]©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46.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47]©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47.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48]©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48.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49]©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49.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50]©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50.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19072]©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1/2024/19072.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19073]©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1/2024/19073.jpg!simg)
为害部位
茎,叶
为害症状
缺刻
为害特点
在我国药用植物栽植区主要为害薏苡、川芎、北洋参、白芷、黄芪、生姜、菊花、艾篙等。以幼虫为害,初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排孔花叶,3龄后幼虫蛀入茎秆,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常造成枯心,受害薏苡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造成枯孕穗、白穗,影响结实。
发生高峰期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春 | 夏 | 秋 | 冬 |
发生规律
亚洲玉米螟发生世代,随纬度变化而异。在东北及西北地区1年1~2代,在黄淮及华北平原1年2~4代,在江汉平原1年4~5代,在广东、广西及台湾1年5~7代,在西南地区1年2~4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被害部位及根茬内越冬。各地越冬代成虫出现的时间,广西为4月上至5月上旬;湖南5月中下至6月下旬;山东5月上至6月中旬;北京5月下至6月中旬;辽宁6月中至7月中旬;黑龙江、吉林6月中下至7月中旬。在北方越冬幼虫5月中下旬进入化蛹盛期,5月下至6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盛发,成虫在夜间飞翔。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成虫将卵产在薏苡叶背中脉附近,每块卵20~60粒,每雌可产卵400~500粒,卵期3~5天;幼虫5龄,历期17~24天。初孵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并随风或爬行扩散,钻入心叶内啃食叶肉,只留表皮。3龄后蛀入为害,雄穗、雌穗、叶鞘、叶舌均可受害。幼虫一生蜕皮4~5次。老熟幼虫一般在被害部位化蛹,蛹期6~10天。蛹裸露纺锤形。在茎秆内、土壤中吐丝化蛹。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加强植株心叶部位的虫情检查,及时拔除枯心苗。在玉米螟成虫羽化前的冬春季节,采用铡、轧、沤、烧、泥封等方法处理薏苡秸和穗轴,或集中沤肥处理,以消灭越冬虫源。
2. 生物防治 在适宜条件下赤眼蜂的卵寄生率可达80%以上,在玉米螟成虫产卵期,田间连续释放人工繁殖的赤眼蜂。
3. 物理防治 在5月和8月成虫产卵前用黑光灯、高压汞灯诱杀成虫。灯下设捕虫水盆,每天黄昏开灯,黎明前关灯。
2. 生物防治 在适宜条件下赤眼蜂的卵寄生率可达80%以上,在玉米螟成虫产卵期,田间连续释放人工繁殖的赤眼蜂。
3. 物理防治 在5月和8月成虫产卵前用黑光灯、高压汞灯诱杀成虫。灯下设捕虫水盆,每天黄昏开灯,黎明前关灯。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0条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有效成分含量 | 剂型 | 类别 | 毒性 | 持证人 |
---|
为害照片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34]©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34.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35]©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35.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36]©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36.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37]©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37.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38]©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38.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39]©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39.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40]©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40.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41]©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41.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42]©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42.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43]©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43.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44]©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44.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45]©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45.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46]©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46.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47]©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47.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48]©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48.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49]©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49.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9750]©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24/2023/9750.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19072]©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1/2024/19072.jpg!simg)
![薏苡 亚洲玉米螟[19073]©陈君 2011-11-11](https://img.pests.cn/pic/1/2024/19073.jpg!s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