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组照片
集群编号:
pests-178
版权所有©严禁批量下图、非法去水印!
郭昆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拍摄时间:2017-06-05
上传时间:2023-09-08 19:54:35
像素:5472 × 3080
大小:11. MB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是否可信:
图片描述:
图片标签:
图片类型:田间
版权信息:CC-BY-NC

成虫:雄蛾体长10~11mm。触角双栉齿状,雌蛾体长9~10mm,触角丝状。体色有季节二型,春型(越冬代成虫)为灰褐色;夏型(第2代成虫)为杏黄色,但在第2代成虫中,有少数个体表现为春型。前翅前缘略拱,外缘较直,内线为紫棕色,略呈波浪形,内线以内的翅基部色较深,外线为一紫棕色宽带。前翅中室中部有一紫棕色圈,前缘顶角旁有一紫棕色斑,下连外线。后翅中线明显,紫棕色。前后翅反面斑纹全显,且较显紫褐色。

卵:椭圆形,底面略平,长约0.7mm,宽约0.5mm,初产时米黄色,渐变为红色,孵化前1~2天变为灰黑。

幼虫:共5龄。成熟幼虫体长15~21.5mm,体黑褐色或灰褐色。头部黑色,冠缝、额上半部白色,单眼区上方内侧有“T”形白色纹,唇基白色透明。前胸黄色,有12个小黑斑,排成2横列。体线均为黄白色。腹部第8节后缘有12个黑点。臀板上有1个近圆形黑斑。

蛹:被蛹,纺锤形,长10~13mm,初化蛹时为灰绿色,渐变为棕褐色,最后变为黑褐色,尾端具臀棘8根。

主要为害金银花。低龄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使叶面出现许多透明小斑。3龄后蚕食叶片,使叶片出现不规则缺刻,5龄幼虫进入暴食阶段。为害严重时可把整株金银花叶片和花蕾全部吃光,只剩枝条,若连续危害3~4年,可使植株干枯而死。造成当年和次年金银花严重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