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组照片
集群编号:
版权所有©严禁批量下图、非法去水印!
王蓉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拍摄时间:2020-09-08
上传时间:2025-03-08 07:18:15
像素:4032 × 3024
大小:3.3 MB
为害部位:花
为害症状:畸形
是否可信:
图片描述:
图片标签:
图片类型:田间
版权信息:CC-BY-NC

成虫:雌虫体长4~5mm,雄虫体长3.5~4.2mm。初孵化时体酱红色,渐变为黑褐色。复眼黑色,大而突出。触角念珠状,黄色,17~19节,雄虫节间毛及轮生毛均较长,雌虫则无。前翅淡灰色,半透明,具微毛,端圆,有3条明显的纵脉,无横脉,后翅退化为平衡棍。雄性成虫体长3mm左右。胸发达,胸背黑色。腹部灰至灰褐色。足黄色,细长,跗节5节,第1跗节短于第2跗节。雌虫尾部较尖,有明显的管状能伸缩的产卵器。腹部雌虫可见9节,雄虫可见10节,节间膜及侧膜黄色,背板黑色,前6节粗壮,后3~4节细长。
卵:长卵圆形,长约0.55mm。初产时橘红色,后渐变为紫红色。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3.5~4mm,橙黄色,纺锤形,头退化不显著。口针可收缩,端部具一弯曲钩,胸部有时可见不太明显的剑骨片。
蛹:裸蛹,长3~4mm,橙黄色,头顶具两尖突,其外侧各有1根短毛,后足芽深达腹部第4节。

寄主植物有菊花、黄花蒿、早小菊、早菊各品种、悬崖菊、九月菊、万寿菊等菊科植物。幼虫在菊株叶腋、顶端生长点及嫩叶上为害,形成绿色或紫绿色、上尖下圆的桃形虫瘿,发生重或植株长势弱时,常引起枝条短小;花蕾期受害,使花蕾数量减少,花朵瘦小,为害重的菊株上虫瘿累累,植株生长缓慢,矮化畸形,影响坐蕾和开花。直接造成菊花减产。据报道,河北省安国祁菊受害田块达100%,平均被害株率达70%以上,单株开花数减少70~80朵,被害菊花减产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