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组照片
集群编号:
版权所有©严禁批量下图、非法去水印!
为害部位:
为害症状:
是否可信:
图片描述:
图片标签:
图片类型:田间
版权信息:CC-BY-NC
为害症状:
是否可信:
图片描述:
图片标签:
图片类型:田间
版权信息:CC-BY-NC
成虫:体长15~18mm,卵圆形,黄褐色,有金黄、绿色闪光。头部褐色,复眼黑色。唇基、额和头顶密布细点刻。触角黄褐至褐色,有细毛,端部3节片状部较长,前胸背板两侧不突出,前缘较平直,中央稍突起,后缘中央显著突出,前胸背板周缘有细边,密布细点刻。两侧有稀疏细毛,后缘中央向后生金黄色毛。小盾板横三角形,前缘凹入,暗褐色,密布刻点。鞘翅在2/3处最宽,肩角明显,有刻点构成的纵沟纹多条,沟间有刻点连成的横斜皱纹。足黄褐色,前足胫节端部和外侧中部有尖齿,内侧中部有短距,中足、后足胫节外侧中部有刺毛丛,端部各有1对端距和数个小刺,爪长而简单。胸部腹面和胫节内侧的毛密而长,腹部腹面的毛较稀而短,跗节各亚节端部有稀疏长毛,下面各有褐色尖刺2个。
卵:椭圆形,乳白色,卵粒长径平均为2.14mm,短径平均1.50mm。
幼虫:体长25~35mm。头部前顶刚毛每侧5~6根,一排纵列。肛背片上有细缝围成椭圆形的臀板,肛门孔横裂,肛腹片后部覆毛区中央有二纵列刺,由11~17根短锥刺组成,两列前部平行相距较近,后部向外分开,尖刺较长,相互交叉;两侧有钩状刺。
幼虫除为害小麦、玉米、马铃薯、豆类等作物及蔬菜林木、果树外、还为害肉苁蓉、金银花等药用植物,虫口密度大时造成减产。在20~50cm深沙土中幼虫啃食肉苁蓉及梭梭幼根,寄生根被幼虫咬断后,肉苁蓉营养来源受阻造成肉苁蓉残损或死亡,影响接种成功率;大个的肉苁蓉肉质茎被啃食,影响肉苁蓉的产量和外观品质,同时伤口处易引发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