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Gaert.) Libosch. ex Fisch. et Mey.

科属分类
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地黄属 Rehmannia
中文俗名
病虫概况
分布区域
主要为栽培,赤野生于海拔50-1100米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灌输、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药材主产于河南省的温县、孟县、武陵、博爱、沁阳等地。
形态描述
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全株被灰白色长柔毛及腺毛。根肥厚,肉质,呈块状,圆柱形或纺锤形。茎直立,单一或基部分生数枝。基生叶成丛,叶片倒卵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基部渐窄,下延成长叶柄,叶面多皱,边缘有不整齐锯齿;茎生叶较小。花茎直立,被毛,于茎上部呈总状花序;苞片叶状,发达或退化;花萼钟状,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个脉10条;花冠宽筒状,稍弯曲,长3-4厘米,外面暗紫色,里面杂以黄色,有明显紫纹,先端5浅裂,略呈二唇形;雄蕊4,二强,花药基部叉形;子房上位,卵形,2室,花后变1室,花柱1,柱头膨大。蒴果卵形或长卵形,先端尖,有宿存花柱,外为宿存花萼所包。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5-6月。
药用部位
以块根入药。中药名: 生地黄。以块根加工蒸晒而成入药。中药名: 熟地黄。
病害列表 共5条
中文名 为害情况
地黄枯萎病 发病初期,茎基出现黑褐色病斑,地上部分叶片萎蔫状,茎基病斑逐渐发展至环状,维管束变黑褐色,整株叶片枯
地黄疫病 地黄疫病田间表现为近地面的叶片和茎基先发病,叶片上先从叶缘发病,形成半圆形、水渍状病斑,后病斑愈合,
地黄轮纹病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病斑褐色,圆形或长椭圆形,直径2~30mm×2~22mm,有明显同心轮纹,后期病斑
地黄胞囊线虫病 胞囊线虫病又称根线虫病,近年来北京、河南、山西、山东等地的地黄产区发生普遍,为害较重。北京严重发生地
地黄病毒病 地黄病毒病又称花叶病、黄斑病、卷叶病、土锈病,在各产区均有发生,病株率高达90%~100%,造成产量
虫害列表 共2条
中文名 为害情况
地黄狼蛱蝶 寄主植物有地黄、车前PlaniagoasiaticaL.、柳穿鱼LinariavulgarisMil
东北网蛱蝶 寄主有地黄、紫草等药用植物。该虫以幼虫取食地黄叶片,猖獗发生年份能将整株叶片全部吃光,严重影响植株生
登记农药(截止2024年) 共4条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类别 毒性 持证人
PD20170818 异菌·氟啶胺 氟啶胺 20%、异菌脲 20% 悬浮剂 杀菌剂 低毒 江苏明德立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PD20142501 枯草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10亿芽孢/克 可湿性粉剂 杀菌剂 低毒 撒尔夫(河南)农化有限公司
PD20130186 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300亿PIB/克 水分散粒剂 杀虫剂 低毒 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
PD20180678 精甲·噁霉灵 精甲霜灵 4%、噁霉灵 28% 种子处理液剂 杀菌剂 低毒 江苏明德立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农残限量 共0条
产品名 农药名 限量值 标准来源 备注
文献记录
植物照片
  • 地黄 植物照片[1024]©刘赛 2022-07-02
  • 地黄 植物照片[1025]©刘赛 2020-09-14
  • 紫花洋地黄 植物照片[14443]©刘赛 2023-06-08
  • 地黄 植物照片[8300]©刘赛 2016-06-26
  • 紫花洋地黄 植物照片[14444]©刘赛 2023-06-08
  • 紫花洋地黄 植物照片[14445]©刘赛 2023-06-08
  • 紫花洋地黄 植物照片[14446]©刘赛 2023-06-08
  • 紫花洋地黄 植物照片[14447]©刘赛 2023-06-08
  • 紫花洋地黄 植物照片[14448]©刘赛 2023-06-08
  • 地黄 植物照片[17104]©刘赛 2020-09-14
  • 地黄 植物照片[4069]©刘赛 2015-11-01
  • 地黄 植物照片[4070]©刘赛 2012-05-22